胡激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仁爱大学生兼爱教学儒家仁爱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商场现代化》《管理观察》《区域治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172-175,共4页魏娜 胡激 
中国革命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丰富精神内涵和鲜明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精神内涵丰富,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
关键词:中国革命精神 内涵 时代价值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分析——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区域治理》2021年第31期219-220,共2页钟芸 胡激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SPOC模式在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基于苏州经贸学院思政课网络化改革背景”(项目编号:17JY217)。
高职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广泛应用专题化教学形式,主要基于以下预期:其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互动、改善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而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现实的专题化教学与这些预期目标间有一定的差距,它不能根...
关键词:专题化教学 知识型专题化 情感型专题化 理实融通 
浅谈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教育
《区域治理》2021年第31期221-222,共2页胡激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党史学习教育专项)YJ-SZ2101“理实融通”背景下劳动价值观形成机制研究-以苏州经贸学院为例的过程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使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本文就我国生态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仅供同行...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生态德育 教育 
“微时代”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
《新丝路(中旬)》2020年第12期0105-0106,共2页胡激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职生‘劳动价值观’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738)。
随着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微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的教学中展开了探索,高职思政课由于固有的特点、学生群体的变化和目前教学改革的现状,探索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微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以此来增强思政课的...
关键词:微教学 学生群体 高职思政课 必要性和可能性 
SPOC 在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与问题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丝路(中旬)》2020年第12期0074-0075,0078,共3页钟芸 胡激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SPOC模式在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基于苏州经贸学院思政课网络化改革背景” (项目编号:17JY2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职生‘劳动价值观’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 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738)。
本文通过对SPOC教学模式在高职院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和调研,发现SPOC教学模式有“因材施教”、“内容为王”、“互动充分”、“考核全面”、“效果显著”等优势,但也呈现出“设置不当”、“兴趣不兴”、“管理松弛”、“技术...
关键词:SPOC教学 内容为王 过程性考核 
关于职业教育中的养成教育的实施被引量:1
《黑河学刊》2014年第7期108-109,共2页胡激 
"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随着用人单位日益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高职阶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高职 养成教育 作用 
“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技术与市场》2012年第12期257-258,共2页胡激 
"全人教育"要培养的是博雅通达、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即所谓的"全人",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文章概述了全人教育的来源,分析了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关键词:全人教育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浅谈“兼爱”与“仁爱”
《技术与市场》2011年第2期78-79,共2页胡激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JB88026)<从构建和谐社会视野审视经济类大学生的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对儒家的"仁爱"学说与墨家的"兼爱"学说进行了异同比较,以期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从中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关键词:兼爱 仁爱 异同 
浅析传统“爱”观、和谐社会和大学生培养
《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5期153-155,共3页杨扬 胡激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JB88026)<从构建和谐社会视野审视经济类大学生的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等就已以各自的"爱"观出发,探究治世良方。我们今天的社会与当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家庭结构和社会阶层上的变化,使得推广传统"爱"观、服务和谐社会有一些障碍。而强调高校大学生的爱的思想素质培养...
关键词:传统爱观 和谐社会 大学生 培养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被引量:3
《管理观察》2009年第17X期163-164,共2页胡激 廖宇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构建和谐社会视野审视经济类大学生的培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SJB88026)
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重提儒家的仁爱思想,培养学生爱人、爱家和爱自然的思想,意义重大。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仁爱精神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儒家 仁爱 大学生 德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