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华

作品数:1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语文语文学习高校语文艺术类学习方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飞天》《文学教育》《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语文成绩评定机制
《黑河学刊》2011年第6期114-115,共2页莫志华 
独立学院现行的大学语文成绩评定仍然以传统的终结性评定为主要的评定方式。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成绩评定,以学习者每个独立的个体为基础,因材施教,多元化的形成性评定方式与终结性评定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多元智力理论框架下的成...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大学语文 成绩评定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飞天》2011年第8期103-104,共2页莫志华 
近年来,关于语文元认知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原因有三:一是语文教学法虽频出,但效果不明显,从而出现了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二是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这在客观上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注重传授语文学习策略,授人以渔。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 学习策略 独立学院 语文学习 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 大学语文课 学习过程 费时低效 
穿越时空 历久弥新——苏轼传诵千古的悼亡词艺术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5期119-120,126,共3页莫志华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全词字字自然而又深刻,平淡寄寓真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解读 
健全的生活,愉悦的情爱——评王安忆小说《骄傲的皮匠》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3期43-43,共1页莫志华 
《骄傲的皮匠》写小人物,表现其美和善良。从平等的角度探讨男女情爱。
关键词:小人物 生活 情爱 
论《诗经·氓》的美学意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12期88-89,共2页莫志华 
《诗经》以恋爱、婚姻、家庭为题材的作品有近十首是反映婚姻悲剧的弃妇诗。它们分别是《邶风》中的《日月》、《终风》、《谷风》,《邵南·江有汜》,《卫风·氓》和《郑风·遵大路》等。其中《卫风·氓》最具代表性。
关键词:《诗经》 美学意义 婚姻悲剧 《日月》 《终风》 弃妇诗 
刍议孔子的语文教育观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10期6-6,10,共2页莫志华 
孔子语文教育观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培养君子的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内容。通过语文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展现平等精神。孔子的语文教育观,至今仍熠熠生辉。
关键词:刍议 孔子 语文教育观 
奏响圣洁的生命之歌——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及感悟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14-15,共2页莫志华 
陶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隐逸圣洁之诗人。《饮酒》(其五)最能代表其风格冲淡之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其人格的核心,其精神永昭后世。
关键词:《饮酒》鉴赏 圣洁 生命之歌 
试论高校语文和谐课堂的内涵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16-117,共2页莫志华 
高校语文教师应灵活驾驭课堂,以构建和谐课堂为宗旨。和谐课堂内涵主要包括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等3个方面。和谐课堂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素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高校语文 和谐课堂 教师 教材 师生关系 
高校语文教师素养探析被引量:2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65-66,共2页莫志华 肖谦 
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育对高校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知识素养、合作素养、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才能应对素质教育的挑战。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师 素养 探析 
增添大学语文美育的神韵
《科教文汇》2008年第7期57-58,共2页莫志华 
美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美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旨在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本文从大学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大学语文教师用真诚理解真诚,用创造唤醒创造,使美不断获得滋养...
关键词:增添 大学语文美育 神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