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梅

作品数:22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愤怒英汉隐喻情感隐喻框定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飞天》《外国语言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评论标题的批评隐喻分析被引量: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28-36,共9页袁红梅 汪少华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国主流媒体南海问题话语的批评认知研究”(2019SJA01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研究”(18AYY022);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一般项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言语行为及公信力研究”(YB135-150)。
本文对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评论的标题进行了批评隐喻分析。研究发现,极少数评论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疫情防控是战争/考试”)较为客观地建构了全球疫情现实和中国形象(“战友”和“同场考生”);绝大部...
关键词:美国主流媒体 涉华新冠疫情 新闻评论标题 批评隐喻分析 
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被引量:3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18-22,66,共6页袁红梅 汪少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架构隐喻模式分析"(项目编号:11YJA74008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话语的隐喻学分析"(项目编号:2016SJB740022);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认知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YYA00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1010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在综述框架理论6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框架理论应用研究的前景。研究发现,框架理论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其发展过程具备较强的内在逻辑与一致性;静态和动态描述成为各领域界定框...
关键词:框架 框架分析 框架语义学 框定理论 框定 
政治话语的博弈——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框定与重新框定策略的认知解析被引量:18
《外国语》2016年第4期47-57,共11页汪少华 袁红梅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架构隐喻模式分析"(项目批准号:11YJA740085);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认知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YYA00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10101)
文章选取2012年美国首场总统竞选辩论中经济议题的辩论文本为语料,运用框定理论从公众接受的视角解析了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政治博弈策略,归纳了他们使用的主要框架和重构框架。本研究证实了Lakoff(2004/2008)提出的美国共和党比民主党更...
关键词:框定 重新框定 隐喻 情感 道德 
美国经济类政治语篇的隐喻架构分析——以2012年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总统竞选辩论为例被引量:11
《外国语言文学》2016年第1期8-19,72,共12页袁红梅 汪少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架构隐喻模式分析"(项目批准号:11YJA740085)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概念隐喻理论、架构理论和美国两党道德模式为框架,选取2012年美国首场总统竞选辩论中奥巴马和罗姆尼有关经济议题的辩论文本为语料,考察了其中的概念隐喻并对比分析了同一概念隐喻背后不同的架构。研究表明:奥巴马和罗姆尼均使用...
关键词:经济辩论 概念隐喻 架构 
“被+X”构式义的概念整合分析被引量:11
《外语研究》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袁红梅 梁婧玉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度博士专项基金项目"美国历届总统(1946-2014)就职演说之隐喻架构分析"(编号:JSNU2015BZ19)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流行于网络和报刊的"被+X"句是新兴的汉语构式,其产生通常基于特定的与"X"相关的事件背景。文章以"被自杀""被高铁"和"被脸红"为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探讨了"被+X"三种主要构式义的意义建构模式。研究发现:在"被+X"构式义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被+X”构式 构式义 概念整合分析 意义建构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愤怒”概念的ICM透视被引量:6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1期12-19,77,共8页袁红梅 汪少华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编号:2012SJB74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BNC和CCL语料库,采用隐喻范式分析法(MPA)对英汉"愤怒"情感的概念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英汉语共享"事件结构、竞争中的对手、火、自然力、生理反应"等规约度高和"负担、吞咽物"等规约度低的概念化方式;(2)英汉语中最...
关键词:愤怒 概念化 理想化认知模型 隐喻范式分析 
基于语料的英汉“悲伤”隐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阅江学刊》2013年第6期133-140,共8页袁红梅 许先文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2012SJB740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语言具身认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YJA74011)
英汉语中"悲伤"情感的认知均基于人们对该情感的身体体验和对人类身体的认识,同时又受各自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制约,即英汉"悲伤"隐喻具备具身普遍性和文化特异性。从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的角度对二者的认知共性进行阐释,并从理想化认...
关键词:“悲伤”隐喻 体验哲学 理想化认知模式 认知共性 认知个性 
情感隐喻的动力意象图式分析——以“愤怒”、“悲伤”和“恐惧”隐喻为例被引量:2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年第4期172-175,181,共5页袁红梅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74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借助Talmy的动力意象图式理论以力的作用原理对"愤怒"、"悲伤"和"恐惧"隐喻的映射机制进行了认知分析。研究表明,情感隐喻是情感动力体(即理性自我)和情感对抗体(即情感)间相互影响和映射的结果。动力意象图式的力学运动模式可以对...
关键词:动力意象图式 情感隐喻 动力体 对抗体 
浅析英汉基本情感概念中的事件结构隐喻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10期158-160,共3页袁红梅 
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编号[2012SJB740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Lakoff(1993)指出,事件结构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性的隐喻。本文基于BNC和CCL语料库,对英汉"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四种基本情感概念中的事件结构隐喻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事件结构隐喻的位置和物体隐喻系统在上述四种基...
关键词:情感 事件结构隐喻 位置隐喻系统 物体隐喻系统 
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视阈下英汉核心情感隐喻的认知共性阐释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9期40-42,56,共4页袁红梅 
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2012SJB74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CCL和BNC语料库,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对英汉语中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四种核心情感隐喻进行了认知对比。研究表明,英汉语对抽象情感概念的认知主要是以人们对其身体体验为基础的,即情感隐喻源于人类的具身体验...
关键词:情感隐喻 具身认知 体验哲学 认知共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