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洪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心理距离罗宾逊《我的名字叫红》文化英语学习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小说评论》《社科纵横》《外语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凝视的“天堂”:《天堂》的反殖民叙事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陈玉洪 吴荞卉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BWW069。
古尔纳小说《天堂》充满各种“看”的情节,从心理意识视角揭示欧洲人能够在坦桑尼亚推行殖民主义的原因。殖民主义强迫或引导殖民地人民歪曲地看殖民者和看自己,形成“欧洲人优于非洲人”的误认,以及自我矮化、自我殖民的意识。同时,殖...
关键词:《天堂》 凝视 共识 自我殖民 排斥“他者” 地狱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设计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陈玉洪 保蘅轩 
2022年度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W202201)。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高职院校英语写作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较多的实践,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产出导向法”框架下开展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实践及研究较少。以《大学思辨英语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教学...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驱动 促成 评价 
从“事件性”到“去事件性”: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转型
《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陈玉洪 彭叶 
甘肃省政府外联办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土耳其研究”(编号:071200310)的阶段性成果。
帕慕克较早作品具有“事件性”,而晚近作品具有“去事件性”,这种反差反映了帕慕克对待民族传统智慧和西方现代知识态度的变化。这位曾经拥抱西方的知识分子在晚近作品中向传统之根回归,通过塑造“不合时宜”的人物形象,揭示被世俗化、...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 事件性 去事件性 
自然关怀、人的成长与身份重构:论王朔小说中的自然书写
《小说评论》2023年第5期192-196,共5页陈玉洪 
一、海洋题材中的自然关怀,在2007年发表的自传体作品《致女儿书》中,王朔声称:“一切以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中心想象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①。他主张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在人类视野和自我视野之外,加上一个生态视野。实际上...
关键词:自然关怀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书写 身份重构 生态视野 人的成长 以人为中心 人的利益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英语谚语的翻译
《信息周刊》2019年第9期0354-0354,0396,共2页常玉婷 陈玉洪 
英语谚语是英语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翻译英语谚语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翻译像谚语这样的,经过人们长期生活积淀,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兼具审美性和艺术性的语句,译者需要使其表达...
关键词:英语谚语 翻译 目的论 
被窃的侦探小说:帕慕克玄学侦探小说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1-157,共7页陈玉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帕慕克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研究"(11YJC752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3LZUJBWZY009)
奥尔罕·帕慕克的侦探小说特点已经引起国内外学界的注意,然而现有的研究未将帕慕克与传统侦探小说从本质上进行区分。《我的名字叫红》《黑书》《雪》等作品属于反侦探小说或称玄学侦探小说范畴。作者"窃取"和改写传统侦探小说文本,颠...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 玄学侦探小说 真相 身份焦虑 
谢库瑞与山鲁卡德——从女性角色的塑造看《一千零一夜》对《我的名字叫红》的影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3期65-66,72,共3页刘利平 陈玉洪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帕慕克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研究"(11YJC752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其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当中也不乏阿拉伯古典文学的影响。本文将从谢库瑞和山鲁卡德两位女性角色的塑造入手,通过对二人在生存境遇、生存策略以及生存智慧三方面的比较研究,来梳理阿拉伯...
关键词:谢库瑞 山鲁卡德 《一千零一夜》 《我的名字叫红》 
恋父与弑父:《我的名字叫红》的另一种解读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159-162,共4页陈玉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帕慕克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研究"(11YJC752002)的部分成果
《我的名字叫红》再现了"弑父"这一历史的原初场景。年轻画家杀害或企图杀害文化意义上的父亲,是因为后者垄断了权力和生理快乐,并强令儿子们遵守现实原则。因此,弑父是新势力为达到权力和力比多的重新分配所采取的手段。跳出文本,艺术...
关键词:《我的名字叫红》 弑父 爱欲 权力 土耳其民族身份 
西北花儿的文化符号学解读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12年第2期45-46,共2页陈玉洪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年“知识与创新工程”项目“符号学观照下的语言学、翻译、文学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资助
花儿流行于西北五省,它融文学性与音乐形式为一体,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本文从花儿的社会整合功能、导向功能、负功能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其文化功能的各种表现,并从中分析此艺术形式在多民族文化中的生存机制。
关键词:西北花儿 民族文化 文化功能 
浅谈功能对等中的心理距离对等——以诗歌翻译为例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2-65,共4页陈玉洪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是从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对等的,认为对等意味着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尽量接近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本文侧重译者和文本的关系,认为只有首先满足译者——原文以及原文作者——原文这两对关系的...
关键词:诗歌翻译 功能对等 心理距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