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梅

作品数:13被引量:6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阿瑟·韦利《论语》翻译诗学文化身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比较文学》《国外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者文化身份对《论语》300年英译史的书写被引量:6
《国际汉学》2015年第3期111-119,203,共10页李冰梅 
《论语》英译有史可书约300多年,期间产生了大约60个译本。如果仅仅从语言层面分析这些译本,难以澄清其发展图像。本文将这300年《论语》英译史当作一个文化事件,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分析这期间呈现的历史形态,回答谁在翻译、怎样翻译...
关键词:《论语》 英译史 文化身份 
韦利与翟理斯在英国诗学转型期的一场争论被引量:9
《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206-220,共15页李冰梅 
内容提要20世纪初中西文学都处于转型时期。1918年至1920年间发生在英国两位著名汉学家间的一场关于翻译与时代诗学关系的争论,不仅呈现了英国文学转型期新旧诗学观念的碰撞,而且揭示了影响翻译的时代诗学反过来接纳翻译作品以"翻译文学...
关键词:阿瑟·韦利 赫伯特·翟理斯 诗学 翻译 
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二战中的中国情被引量:2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6期66-67,共2页李冰梅 
阿瑟.韦利(1889—1967)是享誉世界的汉学家。《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介绍他:韦利是本世纪前半叶最杰出的东方学家,也是将东方语言翻译成英语的最杰出的翻译家。从1916年到1964年他翻译和出版了关于中日文学、文化专著和译著40部、文...
关键词:汉学家 韦利 《不列颠百科全书》 国情 二战 国际学术界 语言翻译 中日文学 
辜鸿铭与《论语》翻译被引量:7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3期13-14,共2页李冰梅 
国学大师辜鸿铭在1898年将中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翻译成英语,他的译经活动打破了这一领域有史以来一直由西方传教士垄断的局面,开始了《论语》翻译的多元文化介入时代。在迄今为止60多个《论语》英译本中,辜鸿铭翻译的《论语》堪称...
关键词:《论语》 辜鸿铭 翻译 西方传教士 经典著作 中国儒家 国学大师 文化介入 
他者的目光——施舟人对南音的研究被引量:1
《闽商文化研究》2011年第2期65-70,共6页李冰梅 
著名汉学家施舟人将南音放在文化交流、人类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语境下进行研究,改变了以往部分西方汉学家以强势的眼光品评中国文化的传统,做到了自身融入、视域融合、读解融通,体现了当代汉学家的博大胸襟。他对南音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
关键词:南音 施舟人 文化交流 
论居于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翻译文学被引量:2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93-99,共7页李冰梅 
比较文学在欧洲和美国都是博学之士的专业性行为,是一项要求很高、具体成果的学术水平容易判别的学术研究。按钱钟书先生的意见,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至少掌握两门外语、读通至少一个国家的文学发展史,并有本国语言文学的功底。这种高难...
关键词:翻译文学 外国文学 民族文学 文学翻译 多元系统 著名学者 全球化语境 复杂性 
韦利创意英译如何进入英语文学——以阿瑟·韦利翻译的《中国诗歌170首》为例被引量:7
《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106-115,共10页李冰梅 
《中国诗歌170首》是著名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在西方汉学界的立身之作。这部翻译诗集的成功,不仅让西方人了解了中国诗歌,还让中国文学元素成为英语文学的一部分,并且影响着当代的英美诗坛。本文通过分析韦利该诗集中的《子夜歌五...
关键词:阿瑟·韦利 《中国诗歌170首》 《子夜歌五首》 卡洛琳·凯瑟 
诗歌语篇衔接的断裂与意象意义生成——庞德《在地铁车站》的另一种解读被引量:1
《译林》2009年第3期213-216,共4页李冰梅 
本文从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分析《在地铁车站》在形式上出现了衔接的断裂之后诗歌意象的呈现和意义的生成,为理解现代派诗歌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庞德 意象派诗歌 衔接的断裂 
林语堂《论语》英译与跨文化阐释被引量:1
《作家》2008年第10期184-185,共2页李冰梅 
以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海内外的林语堂,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翻译了《论语》,他通过"以‘人’释‘仁’","以释代译"等方式,向西方能动地阐释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西方建构儒家文化。
关键词:林语堂 《论语》 翻译 再创作 跨文化阐释 
美国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被引量:5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8期74-76,共3页李冰梅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 培养模式 美国 中学生 语文 课程标准 交流沟通 现代化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