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晓燕

作品数:24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语文语用模糊高职语文教学萨特译者主体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课程教育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科技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协同视角的浙江省保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科教导刊》2020年第5期37-39,共3页童晓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协同视角的浙江省保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YBJG201812)。
本文引入"协同"的理论视角,以浙江保密学院保密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结合省保密人才实际需求和学校特色,从学科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岗位需求和师资力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探索适...
关键词:协同 保密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化视野下工业工程(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1
《科教导刊》2016年第8Z期64-65,187,共3页童晓燕 李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度高教研究立项课题:国际化视野下工业工程(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YB201509)
本文引入新的理论视角——"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对IE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国际化 工业工程 才培养模式 
国内电子科技类大学高校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6期170-171,共2页童晓燕 李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C01)
近年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高校深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培养文献,研究高校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内涵、界定标准,同时,立足于高校人才实际,从比较研究角度,系统梳理高校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校 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 培养模式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论陶渊明的田园情怀
《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19期26-26,共1页童晓燕 
陶渊明的出现改变了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玄言诗的主导地位,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歌,为诗歌艺术增添了许多充满生机的因素。本文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并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角度对《桃花源诗并记》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桃花源 
模糊的预言,悲壮的命运——《麦克白》之语用模糊解读被引量: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48-51,共4页童晓燕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语用模糊视阈下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研究"(SK2014A20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翻译伦理视角下的重译研究--以<飘>汉译为例"(SK2015A299)
《麦克白》中女巫的预言对麦克白命运轨迹之所以产生巨大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本身的语用模糊性。正因为预言的模棱两可,麦克白才一步一步陷入了语言的圈套,主体成了语言书写的对象,麦克白的命运因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此外,...
关键词:《麦克白》 预言 语用模糊 欲望 道德 
语用模糊视角下的《李尔王》之新解被引量:1
《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8-91,共4页童晓燕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语用模糊视阈下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研究"(SK2014A20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翻译伦理视角下的重译研究--以<飘>汉译为例"(SK2015A299)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有意或无意使用的语用模糊往往会产生衍生的意义,从而造成更丰富的交际效果。戏剧作品中存在的语用模糊现象能够帮助读者和观众领略到戏剧更多的潜文本内容。探讨《李尔王》中的正、反面人物语言的语用模糊现象不仅...
关键词:李尔王 语用模糊 人物形象 突转 
容器图式下的《简·爱》被引量: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4-118,共5页童晓燕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重点研究项目(SK2014A206)
文学文本的结构往往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意象图式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爱》这部小说的构建与意象图式理论中的容器图式的相关特征有着重要的关联:即整部小说运用"进入容器──打破容器──回归容器"这一模式贯穿其...
关键词:意象图式 容器图式 简·爱 独立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鲍照边塞诗赏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4期17-17,20,共2页童晓燕 
出身寒微的鲍照是一位极有抱负方的才士,在辞赋、骈文、诗歌等方面都颇有造诣。鲍照的边塞诗仅十余首,但从题材的开拓、边地自然景色的描绘方面均取得相当高的成就。在艺术风格方面继承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成为唐朝边塞诗的先声...
关键词:鲍照 边塞诗 赏析 
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1-104,共4页童晓燕 
幽默言语交际失败有着深刻的认知原因,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在交际者认知语境能否互显、听者能否辨别说话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方面的差异、以及听者能否实现认知框架的动态转换方面寻找幽默交际失败的原因,为幽默言语交际失败做出一个初...
关键词:幽默言语 交际失败 认知语用 
从文学鉴赏论看译者主体性——以《飘》汉译本为例被引量:2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12-115,共4页刘书梅 童晓燕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译者的审美反映:从操控到回归"(编号:2011sk303)的研究成果
文学鉴赏论研究文学的欣赏活动,强调文本读者参与实现文本的价值,并且发挥着主体作用。译者进行文学翻译时,首先鉴赏原作,理解体会原作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翻译文本。分析《飘》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汉译本可以看到,译者在选择鉴赏对象,再现...
关键词:文学鉴赏论 译者主体性 文学鉴赏 审美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