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琳琳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艺术当代女性主义《新结婚时代》《双面胶》高职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产业与科技论坛》《亚太教育》《中外企业家》《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职高专酒店专业英语教学职场化改革分析
《亚太教育》2016年第36期172-172,共1页覃琳琳 
在旅游业、经济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各个城市的竞相逐渐和世界接轨,而高职酒店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也做了相应改革。本文着重分析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职场化现状,然后深入研究高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职场化...
关键词:高职高专 酒店专业 英语教学 职场 
论齐己的遗民意识被引量: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19-122,共4页郑建军 覃琳琳 
作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诗僧,齐己的诗歌创作并没有离开唐末社会,其唐亡之后的作品蕴藏着浓厚的遗民意识。这种遗民意识既体现在齐己对于唐亡的态度和荆南淹滞时期的心态,也反映在其对后唐中兴的认识和评价。尽管齐己的遗民意识还无法直...
关键词:齐己 遗民意识 唐亡 荆南 后唐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被引量:2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1期169-170,共2页覃琳琳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国际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学生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英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了学校以及老师们最关注的问题。学生更多的时候会选...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英语 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 
谈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
《青年时代》2014年第6期65-65,共1页覃琳琳 
英语是当代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的道路上更加通畅。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应积极探索为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将对当...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学习心理 问题 对策 
心理学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中外企业家》2014年第4Z期172-172,174,共2页覃琳琳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学中对于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为了使高职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应该恰当的应用心理学,让其在高职教学课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以高职英语教学为重点,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边远地区如何...
关键词:心理学 高职英语 教学过程 具体应用 
浅论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的改进策略被引量:1
《才智》2014年第11期16-17,共2页覃琳琳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及当下高职高专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听力教学 策略和方法 
论“浣纱”意象在唐及唐以前诗的流变与应用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覃琳琳 
女子"浣纱"这一情态之所以能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妙用于诗词中,与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唐及唐以前诗文中出现的有关"浣纱"意象的情况作一梳理,揭示其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韵味。
关键词:浣纱 意象 唐诗 
论中国文学竹意象的文化形象被引量:1
《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第1期11-13,10,共4页覃琳琳 
"竹"是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常用意象之一。竹意象从早期实践生活中衍生出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生成其雅文化的文化品质。基于不同的意象使用空间,竹意象的文化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迁移,竹意象与君子道德文化、竹意象与名士自由文化以及...
关键词:中国文学  意象 文化形象 
大中学教育之区别与衔接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取向探究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16-118,共3页覃琳琳 
201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JGB393
大学语文教育和高中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不同阶段,两者既有区别,又具有连续性。要想有效、合理的开展大学语文教育,针对其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区别与衔接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大学语文 区别 衔接 
重返山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心理阐释
《柳州师专学报》2013年第6期12-15,共4页覃琳琳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以梦游方式对其政治人生和审美人生的审视和反省。梦游惊醒后的他选择了重返自由,这不仅是内在心理化解苦闷的结果,也是其本身要求个性自由的旨归。只有在山水的隐逸中,李白才能真正保持其崇高和伟大,才能真正...
关键词: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心理阐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