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梅珑

作品数:25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意识审美审美主义存在论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四川戏剧》《国外理论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杨黎诗中的隐喻和转喻
《汉字文化》2021年第S02期70-75,共6页沈子渝 顾梅珑 
雅各布森提出"隐喻"和"转喻"是语言的两种基本运行方式。^(①)它们在杨黎的诗中均有体现,有时是单独出现,有时则是共同发生作用。转喻性的诗歌写作方式是杨黎的实验之举,他以此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废话诗";兼有隐喻和转喻的诗歌更多...
关键词:隐喻 转喻 雅各布森 杨黎  
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被引量:1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94-98,共5页顾梅珑 杨紫月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JSJG13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变化,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也是我国高校众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传统、设置最广泛的专业之一,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如今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复合型人才 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性原型及其存在之思被引量:5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顾梅珑 吴丹 
江南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8wqn013)
米兰·昆德拉善于通过小说来勘探人类存在的种种可能,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实则是女性存在的代码,蕴含着人类自远古时代长期积淀下来的某些原型如母亲原型、妖魔原型、天使原型的特征,展现出人类纷繁复杂...
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性原型 生存编码 存在论 
美与罪——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审美的困境
《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46-48,共3页顾梅珑 
《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是王尔德一部寄寓深远的佳作,展现了一个唯美主义者的困惑。打鱼人对美的极端追求致使审美走向了感官,从而加重了灵魂的负累,最终酿成了悲剧。这篇童话触及了审美的困境,建立在感性一元论基础上的现代审美主义思潮...
关键词:审美 感性 现代性 困境 
审美主义者的危机与现代困境——重读《洛丽塔》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69-71,共3页顾梅珑 
突破传统对《洛丽塔》的道德评价,从审美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文本中女性主人公的象征意蕴。亨伯特在对美的迷恋中产生了感性与理性的冲突,而美本身在消费社会的堕落最终导致了悲剧。在这一部谜一般的作品背后,感受到了一个审美主义者的...
关键词:《洛丽塔》 审美主义 现代性 困境 
从文学到电影:《莎乐美》的现代性转折
《电影文学》2008年第21期77-78,共2页顾梅珑 
王尔德剧本《莎乐美》从诞生之日,直至西班牙导演最终将其搬上银幕,它的接受史敏感地触及了时代的神经。文本本身具有的散文化综合性倾向、意象化特征和多元化内容使得该剧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并极大扩充了舞台表演的空间。从文学到戏...
关键词:《莎乐美》 现代性 消费主义 矛盾性 
颓废主义与审美现代性被引量:5
《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9期73-76,共4页顾梅珑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颓废主义 颓废派 时间观 
猜不猜硬币都一样:《老无所依》中的黑色宿命
《电影评介》2008年第14期46-46,共1页顾梅珑 
刚获奥斯卡金奖的影片《老无所依》透过暴力与杀戮的场面,向人们讲述着世界的混乱、命运的无常和难以摆脱的黑色宿命,它和原著一样表现出黑色幽默,展示了荒诞命运对人类的玩弄。不过,反抗绝望的精神让影片透露出一丝模糊的光亮。
关键词:《老无所依》 宿命观 黑色幽默 现代性 
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性
《四川戏剧》2008年第6期58-59,共2页顾梅珑 
四幕喜剧《樱桃园》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绝笔,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在这个消失了戏剧冲突,充满抒情、叙事和象征意味,有着多种舞台阐释,交织着悲喜元素的剧本后面.我们清晰地噢出了来自现代世界的气息,正是这种气息让该剧...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 《樱桃园》 现代性 戏剧冲突 象征意味 传统戏剧 现代戏剧 气息 
生命:穿越死亡的迷宫——姝娟的《摇曳的教堂》现代意识探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94-396,共3页顾梅珑 
《摇曳的教堂》是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说,在爱情、城市、历史、女性交织的多重声部下,作品展示了世纪末人们的普遍的生存心态。穿越颓废与死亡,姝娟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和价值。在对时间、死亡、生命的拷问中,作品包容了当下时代和生活现...
关键词:死亡 生命意识 女性意识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