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生

作品数:45被引量:48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体学语言系统功能语言学隐喻文学文体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国语言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认知叙事研究视角被引量:14
《中国外语》2021年第4期32-39,共8页程瑾涛 刘世生 
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编号:17YYB011)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以美国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公司的平面广告及华为公司的互联网手机广告为例,借助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与叙事的相互作用,展示了社会变迁及延续是如何在不同时间、体裁和文化的广告语篇中被表征和重新语境化的,并特...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 广告 叙事 
群体精神瘫痪:叙述声音中的都柏林人群体思维
《外语研究》2021年第3期101-105,111,共6页张之俊 刘世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优秀教师基金项目“认知诗学视角下的社会思维研究”(编号:2652018332)的阶段性成果。
《都柏林人》为乔伊斯的群体文学著作,过往群体研究聚焦主人公的群体特征,尚未关注叙述声音中的群体思维。本文运用认知叙事学中的社会思维理论,探讨小说集《都柏林人》中《母亲》《圣恩》《死者》三篇短篇小说叙述声音中的都柏林人群...
关键词:乔伊斯 群体精神瘫痪 社会思维理论 叙述声音 《都柏林人》 群体思维 
新闻叙事中的“后真相”现象及其语篇分析被引量:4
《外语研究》2019年第4期50-56,共7页梁玮珊 刘世生 
在后真相时代,新闻不再以追求唯一确切真相为目标,而将情感和感觉置于首位。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使新闻逐渐碎片化。而解释性报道则是应对碎片化危机的一味良药。2016年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获奖作品《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An Unbelieva...
关键词:后真相 新闻叙事 解释性报道 语篇分析 平行蒙太奇 
中国文体学的成长与发展被引量:1
《外国语言文学》2018年第4期440-442,共3页刘世生 
即将召开的2018年第七届国际文体学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主题是"作为学科的文体学",而2016年在黑龙江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文体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可说是为此做了很好的准备。以前曾有人质疑,文体学不是正...
关键词:文体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 中国 学术报告会 语言学 说服力 论文集 
关于感官知觉域的认知联觉研究——以香水评论为例被引量:6
《外语研究》2017年第4期10-15,共6页程瑾涛 刘世生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编号:17YYB011)的部分成果
本文以香水评论文本为例,借鉴Paradis(2005)提出的LOC模型,针对感官知觉域的认知联觉现象,探讨感官知觉域经验是如何通过语言进行再语境化的。由于人类感官域词汇的匮乏,研究人类语言采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感官域,尤其是嗅觉域的经验就显...
关键词:香水评论 嗅觉域 转喻 隐喻 意象 
语言选择、思维风格与小说中的自闭症人物塑造
《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第2期87-96,共10页程瑾涛 刘世生 
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5jbwj005)
本文以两部以自闭症患者为第一人称视角的最新获奖英文小说为语料,对主人公的交际及叙事语言选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论认为,其语言选择是思维风格的表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在交际过程中的非故意的不合作、非故意的不...
关键词:语言选择 思维风格 自闭症 小说 
多模态小说中的图文关系及意义建构研究被引量:19
《外语教学》2017年第2期39-43,98,共6页田园 刘世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文体学与新时代外语教育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28)的部分研究成果
英国作家马克·哈登的小说《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自2003年出版时起便从众多关注自闭症人群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小说中使用的59幅图像、图表等非文字模态在协同文字符号共同传递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然而这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提...
关键词:多模态文体学 图文关系 图式理论 自闭症题材小说 
HOME空间构式的认知阐释及其启示
《山东外语教学》2016年第5期16-23,共8页庞玉厚 刘世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英语国家儿童读物中语言知识的提取与分析"(项目编号:2012M520196)的阶段性成果
语法学者对"HOME空间构式"(如go home)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受传统语法影响,认为home是副词;另一种受生成语法影响,认为home是"光杆名词"或"轻名词",构式中存在"虚位介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HOME构式...
关键词:HOME构式 词汇化 标记性 认知机制 
功能文体学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1
《现代外语》2015年第2期278-286,293,共9页宋成方 刘世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态度意义与人际关系研究"(11YJC740089)的资助
功能文体学是文体学中发展最为成熟的分支或流派之一,本文旨在综述功能文体学研究最新的进展情况。本文发现功能文体学在理论方面的探讨目前主要集中在文学文本的独特性、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在文体学分析中的充分性和文体学研究的实...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 理论探索 应用研究 新进展 
大学生交换学习期间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我身份的变化:访谈研究被引量:15
《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刘梅华 刘世生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4年度青年项目"的资助
本研究以访谈的方式探究了学生在出国交换期间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我身份定位的变化。两名北京某高校大三英语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他们均在三年级期间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出国交换项目。结果显示,尽管被试觉得难以融入当地文化,但是交...
关键词:出国交换 跨文化交际 身份 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