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娜娜

作品数:6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蛋白风味大豆乳液油体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工程学报》《中国油脂》《中国食品学报》《食品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不同方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12年第15期107-112,共6页郑二丽 杨晓泉 吴娜娜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09A080209001)
采用普通的碱溶酸沉方法、Samoto法、钙离子沉淀法制备出几种大豆分离蛋白,并对其产率、总脂含量及溶解性、乳化性等物化性质和功能性质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钙离子沉淀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Less-LPSPI)的产率是碱溶酸沉大豆分离蛋...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 溶解性 乳化性 总脂含量 
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和流变性分析被引量:23
《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第S1期369-374,共6页吴娜娜 杨晓泉 郑二丽 王丽娟 郭健 张晋博 黄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6087)
研究大豆油体乳液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将为其工业应用提供参考。以水为介质提取大豆油体,方法无毒,利于食用。对其在不同pH值(pH值2~8)、NaCl浓度(0~250mmol/L)和加热处理(30~90℃,30min)条件下的Zeta电位、平均粒径和乳析稳定性进...
关键词:提取 乳液 性能 大豆油体 稳定性 流变性 
蛋白质微胶的制备、形成机制及应用被引量:3
《中国食品学报》2012年第4期1-7,共7页杨晓泉 尹寿伟 王金梅 郭键 吴娜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130042)
蛋白质微胶具有优异的尺寸效应、生物兼容性和疏水分子荷载能力,可望成为新一代功能性食品配料。本文对蛋白微胶的制备技术,形成机制及调控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蛋白质聚集行为控制与蛋白质微胶形成的关系;提出营养微胶的概念;对蛋白质...
关键词:蛋白质 微胶 营养 输送 
不同的二价阳离子(Ca^(2+)、Mg^(2+)、Zn^(2+))对大豆蛋白分级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第5期108-112,共5页郑二丽 杨晓泉 吴娜娜 
岭南大学粮油项目(20100529)
向脱脂豆浆中加入不同的二价阳离子(Ca2+、Mg2+、Zn2+),考察它们在大豆蛋白分级过程中对去除亲脂性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三种离子的加入均降低了样品的蛋白提取率,同时总脂含量也有所减少,根据SDS-PAGE分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减少...
关键词:二价阳离子 大豆蛋白 亲脂性蛋白 总脂含量 
氯化钠浓度对亲脂性蛋白和7S蛋白分级分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油脂》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郑二丽 曲家妮 杨晓泉 吴娜娜 顾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605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6508)
研究了氯化钠浓度对大豆蛋白中亲脂性蛋白(LP)与7S蛋白分级分离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讨了氯化钠浓度对蛋白质热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低于100mmoL/L时,7S级分蛋白质得率会显著增加且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大豆蛋白 亲脂性蛋白 7S蛋白 分级分离 
不同方法制备的大豆蛋白感官品质比较被引量:4
《中国油脂》2010年第7期24-27,共4页王丽娟 吴娜娜 杨晓泉 
比较了碱溶酸沉法、逆流萃取法和膜超滤浓缩法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大豆蛋白样品的风味和色泽,采用GC-MS测定大豆蛋白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比色计测定3种蛋白样品色泽,并对3种样品的气味、滋味和色泽进行了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
关键词:大豆蛋白 风味 感官评定 色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