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敏

作品数:160被引量:129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民族教育教育投入中华民族教育程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高寒高海拔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西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分析
《中国民族教育》2025年第4期19-22,共4页胡雪涵 张学敏 江瑞涛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批准号:22&ZD065)的成果。
高寒高海拔地区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攻坚克难重地,其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这一广衰区域自身的特殊需要,更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双效提升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充足而又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 高寒高海拔地区 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空间障碍及其纾解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张学敏 张浩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22&ZD065)的研究成果。
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教育空间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促进和互动关系。教育空间不仅具有物质空间内涵,还体现为教育文化背景与主...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培养 空间生产 
趋同与异质: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就业结构研究--基于全国30162条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实证分析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97-108,共12页罗洪川 张学敏 甘雪岩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科教融合视阈下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路径优化研究”(yjg221005);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与评价体系的构建”(yjg212012)。
基于全国30162条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数据,从趋同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探讨其就业规模、结构及时空分布样态。研究发现,在就业规模方面,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具有高度趋同性,体现在高就业率(99.02%)和低待业率,且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生就...
关键词:专业学位 博士毕业生 就业结构 就业规模 就业地区 
家校合作实施教育惩戒的逻辑机理、实然困境与实践策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9-159,共1页张学敏 江瑞涛 
现代教育体系中,在“去中心化”的现代家校合作模式下不断地和家长等多维主体产生联系。家校合作实施教育惩戒,就是家庭与学校均以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深化交流、强化互信,以期减少因教育惩戒而产生的家...
关键词:家校合作 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惩戒 实践策略 不良行为习惯 去中心化 深化交流 逻辑机理 
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际遇与发展理路被引量:3
《中国远程教育》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张学敏 陈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3年度重大项目“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比较与中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JJD880002)。
生态文明教育是渗入所有知识领域和所有教育过程的新型教育形态,对助力经济低碳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而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然而,...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 教育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之张力及其双向互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张学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理论内涵研究”(20AZD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22&ZD065)的阶段性成果。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正确理解何为“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对国家发展建设和人类命运走向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指引作用。因此,清晰界定并深入阐释二者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
关键词:世界的中国 中国的世界 张力关系 现实矛盾 双向互构 
家校合作实施教育惩戒的逻辑机理、实然困境与实践策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张学敏 江瑞涛 张浩乾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22&ZD065]。
家校合作实施教育惩戒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校合作实施教育惩戒的逻辑机理有家校认知和目标的契合、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趋于平等的家校关系等。但在现实中,家校立场分歧、信息不对称、利益博弈、权责边界模糊等因素都...
关键词:教育惩戒 家校合作 逻辑机理 实然困境 实践策略 
学校课程促进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路、问题与实施被引量:1
《民族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24-34,共11页仇淼 张学敏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理论内涵研究”(项目编号:20AZD024);2023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迭代升级研究”(项目编号:K23YY2020010)的阶段性成果。
培养时代新人的“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国际局势重构、生态治理建设的重要命题。课程是培养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面临着教育水平区域发展不平...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体意识教育 学校课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家校优势如何累积——家长参与和教育累积优势的链式中介效应被引量:1
《高教探索》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张学敏 刘羽田 唐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22&ZD06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女教育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研究”(20BSH056);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CYS23238);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以部分基础学科为例”(2022JY119)的成果之一。
教育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是家庭资本优势和学校教育优势长效累积的结果。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建立的家庭资本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链式中介模型分析发现: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显著,家庭资本可以通过获得差...
关键词:家庭资本 家长参与 教育累积优势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教育公平 
乡村教师留任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58-168,共11页张学敏 尹春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22&ZD065);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教育预防返贫长效机制研究”(JDKT202205)。
乡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脊梁,“留得住”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留不住”问题仍然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通过梳理相关学术观点和实地调研分析,提炼出影响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16个关键因素,并依据ISM解释结...
关键词:乡村教师 留任因素 ISM解释结构模型 乡村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