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珍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宝高职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提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西部》《时代文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电影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课改下音乐“识谱教学”的再思考
《中国西部》2014年第37期24-25,共2页何月珍 赵清 
学会准确地视唱乐谱,能使一个人在学习和欣赏音乐方面终身受益。根据新课改“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识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识谱“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项比较枯燥和困难的事情,尽管也有部分孩子...
关键词:识谱教学 欣赏音乐 课改 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堂教学 培训学习 终身受益 课余时间 
电子白板的应用是未来教育的一大趋势
《中国西部》2014年第41期52-53,共2页何月珍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普及速度也在加快,作为教师,不但要知道、会使用,更要懂得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缩小地域差距,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未来教育 电子白板 应用 信息化教学 地域差距 教学质量 新技术 课改 
曹操的历史人物形象考辨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10期74-75,共2页何月珍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通俗历史作品语篇的互文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1YBB181)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但是长期以来,曹操在大多数人心中仍是一个反面人物的形象,如京剧巾的曹操就是一个奸臣形象。历史上对曹操形象的评价是:“富有谋略与才智,治军严谨,有胆识。”罗贯巾在其《三围演义...
关键词:历史人物形象 曹操形象 考辨 中国历史 反面人物 政治家 军事家 
实行“分组合作”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被引量:4
《才智》2009年第33期255-256,共2页何月珍 
分组合作进行单元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分组合作教学法的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对深入开展和实施分小组合作单元化教学,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组合作 素质教育 整体发展 个性发展 
浅议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年第09X期236-237,共2页何月珍 
礼仪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有效地展现人的修养、风度与魅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及礼仪修养培养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 礼仪修养 培养途径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被引量:3
《时代文学》2008年第6期21-22,共2页何月珍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要求的综合化程度也相应提高.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
关键词:高职语文 职业行为 行为导向教学法 教学中 
《上海往事》中小金宝的心理剖析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08年第S2期54-54,共1页何月珍 张连湖 
文章通过对毕飞宇的《上海往事》中的小金宝的心理剖析,深切地体验了女主人翁小金宝悲剧命运下隐藏着的独特的女性心理:哀怨凄婉的复仇心理;酸楚忧伤的孤寂心理;采用儿童视角体现女主人翁小金宝的绝望与伤痛心理。
关键词:上海往事 小金宝 心理剖析 
秘书写作思维能力培养探讨被引量:3
《职业》2008年第6Z期116-117,共2页何月珍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介入国际质量认证标准构建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06CZC023)
秘书写作是一项重要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写作主体对秘书职务活动客观反映后,转换成语言文字的思维活动。在整个秘书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写作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写作主体只有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顺利高效的进...
关键词:文秘专业 思维能力 写作主体 写作过程 写作思维 教学研究 写作材料 思维过程 写作思路 语言文字 
《林红的假日》中林红的心理特征分析
《作家》2008年第6期44-45,共2页何月珍 
现代人的生存、心理困境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作家毕飞宇在他的作品中也对此进行了热切的关注和深刻探究。本文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角度对《林红的假日》中林红的心理进行了解读,现代城市知识分子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可窥见一斑。
关键词:《林红的假日》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 心理 
试论鲁迅《祝福》中妇女问题与批判集合的变化
《吉林教育》2008年第13期66-66,共1页何月珍 
大凡对鲁迅作品稍有研究的人都会注意到,鲁迅对妇女的命运寄予了极火的关注与同情。无论是在他的杂文,还是他的小说,妇女问题都不是作为枝节的、附带的问题而出现,而是作为独立的主题加以表现,妇女的喜怒哀乐、坎坷人生不是孤立存...
关键词:鲁迅作品 妇女问题 《祝福》 批判思想 中国国民性 集合 人生经历 鲁迅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