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超

作品数:5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声音课堂应试教学秩序病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科学文摘》《全球教育展望》《上海教育》《教育发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应试课堂声音与教学秩序
《教育科学文摘》2014年第5期62-62,共1页熊和平 刘志超 
应试课堂声音与儿童观在我国,应试教育理念支配下的课堂充满了行为主义的操作程式。教师的声音是学生行为应答的指令,从教师走进课堂的那刻起,学生并不要求对知识(类似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食)作出应答,而是教师的声音。在教师主导...
关键词:进课堂 声音 教学秩序 应试 教师主导 学生行为 间接知识 行为主义 
应试课堂声音与教学秩序被引量:5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7期3-7,共5页熊和平 刘志超 
课堂声音系统是教学秩序的一种表征。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与制度背景下,作为儿童的学生通常被假设为被动发展的实验物种,操作性行为主义是课堂教学主要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作为一条悖论性的声学纪律,"保持安静"只针对学生而不是教师。这种"...
关键词:应试课堂 声音 儿童观 教学秩序 
关于提高课堂声音影响力的思考被引量:3
《教育探索》2014年第6期51-53,共3页刘志超 熊和平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CHA100140)
课堂声音具有价值性、表演性与平等性等基本特性。能展现师生的民主对话、具有多元情感体验的声音,才算得上是好的课堂声音。提高课堂声音影响力的建议包括移情体验声音的力量、给予弱势声音群体更多的宽容与鼓励及营造平等的课堂话语...
关键词:课堂声音 特征 影响力 建议 
电影艺术中教师的身体与命运被引量:5
《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24期81-84,共4页熊和平 刘志超 
在近三十年来以教师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中,教师的身体通常被刻画为一种悲情式的美学符号,以此来彰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性。本研究透过电影中关于教师的种种病例,发现电影镜像中教师的身体遵从着一种"非死即残"或"非残即病"的古怪逻...
关键词:电影艺术 教师身体 隐喻 病例 
课堂声音与学生的主体性
《上海教育》2013年第33期70-71,共2页熊和平 刘志超 
2010年度国家社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的成果之一
从物理层面上说,声音的发生机制在于空气震动,同时通过耳膜作用干人的听觉系统,使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课堂作为师生授知与求知的交互场所,其中充斥着各种声音:或偶然,或持续;或零散,或整齐;或悦耳,或尖锐。它...
关键词: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生活 声音 教师讲课 传播信息 影响力 物理 师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