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跃

作品数:52被引量: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老庄中国传统文化道家天人之学中国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道德与文明》《新世纪图书馆》《唯实》《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神: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的重大特征
《阅江学刊》2025年第2期18-31,170,共15页徐小跃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的特征有多种概括,无神是其中一个更为根本的特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思想,“观乎人文”的价值取向与“究天人之际”的思维方式都体现着无神的道理和精神。实际上,重此岸、非宗教的无神文明是由其更...
关键词:无神 文明 人文 天人 文观 
老子“愚人”的艺术精神
《艺术百家》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李楷凡 徐小跃 
老子哲学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代表,同庄子哲学一道,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愚人”作为老子哲学中塑造的一个特殊意象,其表现出的“愚”的精神带有深刻的艺术思想内涵。论文试图通过对老子哲学范畴中“愚”的解析,...
关键词:老子 愚人 质朴 含蓄 独立 艺术精神 
《资治通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新世纪图书馆》2019年第9期5-10,20,共7页徐小跃 
《资治通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紧密相连,具体反映在重政治的价值观,重大一统的价值观,重礼制的价值观,重仁爱的价值观,重文明的价值观。
关键词:《资治通鉴》 价值观 政治 礼制 大一统 仁道 文明 
王阳明传习的都是圣人之道
《新世纪图书馆》2019年第2期5-13,共9页徐小跃 
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立言宗旨"全是为了建立起重道德本体,道德自觉,道德实践的思想体系,并以此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风,成就道德,成长生命,成全人格。这是一条人文的路线,这是一条心性的路线,这是一条伦理的路线...
关键词:王阳明 传习 圣人之道 知行 良知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 
我爱真理,我更爱我师——见证我的导师王友三的嘉言善行
《中国研究生》2018年第10期30-32,共3页徐小跃 
当人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马上就会提出疑问并加以否定,因为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名言,而你怎么可以反过来说呢?然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真理是相对的,师之德、师之情乃是绝对的和永恒的,且但凡爱真理的人...
关键词:真理 导师 善行 亚里士多德 善恶观念 哲学专业 南京大学 哲学家 
司马迁是在“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成一家之言”的被引量:2
《新世纪图书馆》2018年第7期5-8,19,共5页徐小跃 
司马迁之所以能建立起他的新史观,是因为他在"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问题上采取了与包括董仲舒在内的那个时代许多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惟其如此,才得以完成他所希望的"成一家之言",最终造就了《史记》成为...
关键词:司马迁 新史观  欲究天人 通古今 史记 
“佛系”是伪佛: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消解佛系被引量:15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47-50,共4页徐小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阶段性成果.
作为网络热词的“佛系”及其现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以至于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兴趣。对于这种产生于特殊时期,具有特殊对象和特定内涵的“佛系”现象进行探讨分析,这可能关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消解 特殊时期 学术界 理论界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图书馆的创新与人文精神
《新世纪图书馆》2018年第2期5-10,14,共7页徐小跃 
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所以对于图书馆来说,"创新"是一个始终不变的话题,但如何准确认知创新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从"温故而知新""物相杂""无中生有"三个方面论述了创新。"温故而知新"是"创造性转化";"物相杂""五色成文...
关键词:图书馆创新 人文精神 南京图书馆 
道家及老子思想研究(下)被引量:1
《新世纪图书馆》2017年第10期5-14,36,共11页徐小跃 
道家老子思想体系由"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所构成。老子思想是本体论、方法论和境界论的统一,它所欲达到的终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说了"道""无",还要说"自然""无为"以及"无为而无不为",如此,老子思想及其精神实质即可完整呈现矣。
关键词:自然 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 老子 
道家及老子思想研究(上)被引量:5
《新世纪图书馆》2017年第3期5-13,共9页徐小跃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读懂老子的《道德经》一定要说清楚"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道"有多义。"无"虽亦有多义,但主要是哲学义。哲学概念框架下的"无",不但不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是表示的是"有""...
关键词:道家 老子   自然 无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