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淼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译者主体性译者翻译定语德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参花(下)》《湘潮(理论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使役型文本翻译策略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191-191,共1页曹淼 
使役型文本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文本类型。使役型文本要求在翻译成果中完全再现原文的情境和意图,否则便失去了使役型文本真正的内涵和意义。作为译者,应该在此类文本翻译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认真分析文本类型,确定翻...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使役型文本 翻译策略 
权力距离文化维度下的德语课堂座位排布影响分析
《参花(下)》2018年第11期79-79,共1页杨宁 曹淼 
目前德语课堂教学中,显示出了马蹄式座位排布为优化选择的倾向。但中国为权力距离文化维度中的高权距指数国家,且高校德语专业课程性质差异较大,马蹄式是否具有全面优势,有待考察。本文以实证为基础,对马蹄式和秧田式两种座位排布的效...
关键词:权力距离 德语课堂 座位排布 
语法教学中的语境设计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12期189-189,共1页曹淼 杨宁 
德语语法在德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学好德语语法能够让学生掌握组织语言的规则,在口笔头表达中少犯语法错误,从而说出地道的德语。一个语法学得好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语法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设计,语境设计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
关键词:语法教学 语境 设计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杨武能译?少年维特的烦恼?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1X期116-116,共1页曹淼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杨武能《少年维特的烦恼》中译本为例,论述译者在文学翻译如何发挥主体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 译者 主体 创作 
翻译与共谋——“东方主义”与译者主体性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2-2,4,共2页曹淼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构塑了殖民状态下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东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操纵着翻译主体为殖民主体服务。此时,译者主体等同于殖民主体,使被殖民者归顺于他们的殖民统治从而使翻译为殖民主体的功利性目的服务。
关键词:翻译 东方主义 意识形态 译者 主体性 
论德汉定语的比较被引量:1
《湘潮(理论版)》2009年第11期4-5,15,共3页曹淼 
本文主要从定语的种类,即作定语的成分角度来对德语的定语以及汉语的定语做一个比较,只有从语法角度对德汉两种语言的定语作比较才会避免翻译中出现错误。
关键词:定语 定语种类 比较 
论信息化时代与自主性外语学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41-143,共3页章静雅 曹淼 
自主性学习是当前信息化时代每一个学习主体,特别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自主性学习也叫自我调节性学习。这种自我调节性学习在外语的学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信息化 自主性学习 外语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