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华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师养成教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综述被引量:1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8-69,共2页朱春华 
通过对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的阐述,介绍了班级授课制这种我国和世界上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产生与发展的轨迹,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概念、特点、优越性及局限性,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种常用的教学基本...
关键词:班级授课制 产生与发展 评价 
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0-131,共2页朱春华 
2001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是从课程的功能、课程的管理、课程的实施等六大目标进行的改革,但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素质 培养 意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25-126,共2页朱春华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小学教育是教育中的基础,基础教育关系着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小学教...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教师 素质 培养 
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2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36-37,共2页朱春华 郎益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自主养成规律研究被引量:2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57-59,共3页郎益君 朱春华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第27-2项(辽教函〔2006〕8号文件);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第495项(辽教发〔2007〕140号)阶段成果
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自主养成规律是研究大学生如何接受或排斥外部环境信息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过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主客观因素...
关键词:规律 教化 内化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83-84,共2页朱春华 
教育学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一门必修的教育课程,要想提高教育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对策,找出解决方法,才能提高师范生的必备素质。本文拟从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两个维度来阐述。
关键词: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教育学教学 问题 思考 
浅谈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之管见被引量:1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55-56,共2页朱春华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综合型应用性人才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今天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应从教师的成长 。
关键词:高职 学生 素质 能力 培养 
浅谈对环境育人的理解及对我校环境建设方面的构想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71-72,共2页朱春华 
环境,尤其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渗透和熏陶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要加强学校环境方面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学校物质和精神环境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
关键词:环境 发展 教师 学生 学校 
素质教育,时代的呼唤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81-83,共3页朱春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要适应 2 1世纪需求 ,人才应注意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 ,是面向 2 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 ,是国力竞争的要求 ,是“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 中国 教育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