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维智

作品数:34被引量:27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道德教育庄子道家道德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开放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被引量:3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李永梅 谭维智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研究”(编号:22DJYJ08)。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变革存在可能与限度,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为整体把握和系统研判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视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创新型人才培养之“变”表征为培养主...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机器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以“能力范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深化——评《基于能力范式的教学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
《人民教育》2023年第13期127-127,共1页谭维智 
着眼于有些师范类本科高校培养师范生重学科知识、轻教学能力的问题,齐鲁师范学院林松柏教授编著了《基于能力范式的教学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一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力范式”教育教学理念,回应了新时代师范类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专...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 创新型教师队伍 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理念 师范生 创新和实践 高校培养 专业化 
数字媒介时代师生交互的特质嬗变、潜在风险与路向澄明被引量:24
《开放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39-48,共10页毛迎新 谭维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大学排行对‘双一流’建设的影响研究”(CIA18027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研究”(21CWYJ13)。
数字媒介技术已成为变革教育的结构性力量,推动我们重构教育的认知,重新审视教育的人性本质,追诉教育的真相。师生交互作为教育的核心性、基础性行为,被数字媒介带入全新的行动场域。本研究聚焦数字媒介时代的师生交互,从交互空间位移...
关键词:师生交互 数字媒介 特质嬗变 潜在风险 路向澄明 
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交互:困顿与突破被引量:47
《开放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54-63,共10页刘伟 谭维智 
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教学改革专项重大项目“山东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2019S04)。
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的同时,也引起了师生交互的深度变革。本研究总结了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所带来的困顿与异化,主要体现在:以机器为中介的师生交互走向形式化和工具化,交互中心的转移使得师生交互变得虚拟化和技术化,缺乏情感代入又...
关键词:人工智能 师生交互 以人为本 
莫让尊重儿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中国德育》2016年第22期6-6,共1页谭维智 
一道数学题,自己的答案跟书本给出的标准答案不一样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选择改正,而成都高新区桌小学9岁男孩小弋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推翻了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在求证的过程中,家长发现这道题曾作为两届奥赛的考题出现,其错误答案...
关键词:尊重儿童 成都高新区 标准答案 学生选择 生活实际 错误答案 出版社 数学题 
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被引量:101
《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37-49,共13页谭维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不教的教育学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20012)的研究成果
不教的思想是与关于教的思想相伴而生的,只是由于人们长期关注教、施行教,而导致那些不教的主张被忽视乃至于无视。不教的教育学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无为与顺应,通过不教达到比教更好的教育效果。不教的教育学要研究教的有限性、知...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创新 不教之教 教育学 
解决保送生问题关键在于完善保送机制
《中国德育》2015年第12期8-8,共1页谭维智 
据新华网2015年5月13日报道,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同时,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
关键词:保送生 信息透明度 暗箱操作 新华网 教育部 高校 
国家视角下的教育民生论被引量:13
《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4-12,共9页谭维智 
山东师范大学"重大攻关项目(人文社科类)培养计划"研究成果
教育民生是真正的中国教育及中国问题。在中国传统民生观中,教育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追求,是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国家和民生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不仅是维系国家存在的需要,还是维持社会继续存在的需...
关键词:教育民生 国家利益 个人利益 实践主体 
师生关系“被断绝”是教师对职责的无视
《中国德育》2014年第21期62-63,共2页谭维智 
据报道,中山市某学校初一学生晓琳因未参加学校秋游,被班主任要求写下"断绝师生关系书":"我不去秋游,没有集体荣誉感……从今往后不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教导,有什么事都不会去找老师。
关键词:师生关系 职责 教师 集体荣誉感 初一学生 中山市 班主任 秋游 
教师到底应该因何施教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4年第6期21-24,共4页谭维智 
教师的施教,既涉及施教的对象,也涉及施教的方法、手段、技术、技巧,如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因需施教、因地施教、因时施教等主要关涉施教的对象,强调应因对象的质地、需求、教育目的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施教方式。这种教师施教的研...
关键词:因材施教 教师 因需施教 施教方式 教育目的 知识传递 施教者 可能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