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艳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普遍语法第二语言习得大学外语教学策略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青年》《校园英语》《时代教育》《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英语网络直播课研究
《校园英语》2020年第37期76-77,共2页赵德艳 
网络直播课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教育部积极号召"停课不停学",不仅确保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而且还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春季学期结束之后,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直播课进行反...
关键词:大学 英语 网络直播课 创新研究 
大学英语选修课探索
《校园英语》2019年第46期40-40,共1页赵德艳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很多高等院校都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通过融入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文化和社会文化使得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以及提高他们英语综合素养的目的。然而,大学英语选...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 教学探索 解决策略 
如何提高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山西青年》2019年第8期281-281,共1页赵德艳 
在高校教育活动中英语属于基础学科之一,而以现今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来看,其在实际中存有着写作能力较低的问题。对于一些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其在学写作的过程中存有许多的疑问及困惑,这也限制了高校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
关键词:高校学生 非英语专业 写作能力 措施 
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给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山西青年》2017年第24期220-220,共1页赵德艳 
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通常时候教师的教学把阅读和写作都是分开教学的,但是实际上,在英语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具有交融性的,不能独立的把二者分开。分析认为:在大学的教学中可以把英语阅读的教学扩大到词汇的教学中,便于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 交融性 外语教学 启示 
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目标与作用
《时代教育》2017年第23期133-133,共1页赵德艳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能否有效掌握英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大学外语的课堂教学,因此,讨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分析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作用是...
关键词:大学外语 课堂教学 目标 作用 
网络辅助跨文化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研究
《读书文摘(中)》2015年第9期30-30,共1页赵德艳 何立新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仅凭教师课堂的教授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建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基于网络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网络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时代教育》2013年第13期162-162,共1页赵德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已成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方式。本文首先论述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网络给协作式自主学习带来的优势...
关键词: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协作式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研究
《科技资讯》2012年第30期217-217,共1页赵德艳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复杂而受诸多因素制约的认知过程。本文通过英汉对比,分析了几十年来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上的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其迁移的多种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关键词:语言迁移 第二语言习得 正迁移 负迁移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被引量:5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90-91,共2页赵德艳 
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和互动的形式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外语教学中"文化"的概念入手,论证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剖析了语言与文化密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目标文化 文化教育 
第二语言习得发展史的研究
《电大理工》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赵德艳 
回顾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史,评述了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词素习得到普遍语法的发展历程。建议我们要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国外的理论,将其和国内的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二语习得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对比分析 错误分析 中介语 普遍语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