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萃

作品数:9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情感隐喻英汉成语英汉情感隐喻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广西社会科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英汉情感隐喻象似模式的探析被引量:1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21-125,共5页陈文萃 
2007-2009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研究项目编号为07C180的最终成果(排第一);2008-201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为08YBB337的阶段性成果(排第二)
以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概念隐喻和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英汉表情感成语的语料进行了统计,归纳了英汉情感隐喻象似的四种模式:空间方位隐喻象似、温度隐喻象似、颜色隐喻象似和人体隐喻象似,从而使情感隐喻的研究进入到语言符号理据性的研...
关键词:英汉情感隐喻 象似性 成语 
从宇宙观看汉英次序象似的时空特性被引量: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6-49,54,共5页陈文萃 
2007-2009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研究项目(07C180)的阶段成果
中西宇宙观的差异,蕴藏在各自的语言模式之中,使其语言各具特色。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从词语、句子及语用层面,探讨宇宙观与语言符号之间的次序象似规律,重点论述了中西宇宙观差异象似于汉语语序的时间顺序和英语语序的空...
关键词:宇宙观 次序象似性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汉英民族 
科学语言中的隐喻认知功能被引量:3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27-129,共3页陈文萃 
从西方隐喻认知观的角度入手,通过实例探讨隐喻在科学语言中的认知功能,并述及其在科学语言中的拓展方式,以证明隐喻是科学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手段。
关键词:科学语言 隐喻 认知功能 拓展 
英汉成语的民族文化特点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62-166,共5页陈文萃 
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作为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由于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和思维定势,英汉成语往往不谋而合;但基于各自民族特点所产生的联想差异,英汉成语也往往表现出...
关键词:英汉成语 民族特点 联想 文化 差异 
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性被引量:3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52-55,65,共5页陈文萃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柏林和凯家提出的"语义特征普遍性"理论,探讨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规律,从而论证了人类认知的共性是英...
关键词:英汉 基本颜色词 象似性 认知 
从英汉表情感的成语看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被引量:19
《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陈文萃 
英汉情感隐喻使用了一些共同的来源域 ,如方位、温度、颜色、人体内脏及外行的变化等 ,并且 6 0 %以上的情感隐喻都是建立在这些来源域之上。
关键词:成语 情感隐喻 共性 英语 汉语 
概念隐喻研究综述被引量:9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118-121,共4页陈文萃 曾燕波 
198 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提出了一种迥然有别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其所属范畴、哲学基础以及运用等方面对其内涵加以探讨 ,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确信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
关键词:概念隐喻 认知 综述 
析《修辞哲学》的隐喻观被引量: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62-66,共5页陈文萃 
 《修辞哲学》的出版结束了亚氏隐喻理论一统天下两千多年的局面。本文从隐喻的归属、隐喻两项结构、隐喻的界定以及隐喻成因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隐喻观,以便帮助人们更好了解隐喻发展的历史以及隐喻的实质。
关键词:隐喻 思想 本体 喻体 相互作用 
从认知看情感表达的隐喻概念被引量:9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84-87,共4页陈文萃 
情感常常被看成是认知过程中的主观体验 ,不含概念容量的抽象概念。然而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往往可通过隐喻概念再现。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感隐喻大量实例的分析 ,总结归纳出常见的五种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 ,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
关键词:认知 情感隐喻 隐喻概念 情感表达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