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滋杭

作品数:25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树人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翻译理论汉诗英译外语教学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中英文)》《山东外语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诠释过度与不足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翻译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丛滋杭 
西方诠释理论见诸于翻译批评活动中。文章通过对诠释过度与诠释不足概念的认知,结合王维山水诗歌的翻译现状,从王维山水诗歌的无我性、王维山水诗歌的含蓄性以及王维山水诗歌的语言等三个方面展开批评。从而说明诠释或翻译应力图保留诗...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歌 诠释 过度与不足翻译 
唐诗风貌的翻译——以韦庄诗为例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61-65,共5页丛滋杭 
唐诗,可以分为初、中、盛、晚四个时期。即便是晚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其诗歌作品也风貌迥异,这给如何翻译唐诗提供了不可穷尽的讨论。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有见地的观点,但大多以围绕原诗的韵律、语言等展开论述,少有关注诗...
关键词:唐诗风貌 唐诗翻译 韦庄 
唐诗的中国文化特色与翻译策略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93-98,共6页丛滋杭 
翻译策略视文本的题材和体裁的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唐诗因其变化多端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流传至今,其中的含蓄、双关、典故更为脍炙人口。该文围绕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内容展开翻译策略的探讨,试图摸索出一点规律。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文化特色 翻译策略 
也从古诗翻译的格物、感物和体物谈起
《东方翻译》2012年第5期18-23,共6页丛滋杭 
一些学者试图从中国诗学的角度寻求中国古诗的英译之道,但却忽视了古诗之难。优秀的中国古诗,除了讲究平仄、严于用韵、严格格律之外,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魅力无限也是其特征。笔者结合古诗文本,深入分析译者在翻译中应...
关键词:中国古诗 英译 中国诗学 
中国传统诗学视阈下的诗歌意象翻译被引量:3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68-73,共6页丛滋杭 
中国古诗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在当今意象一词泛滥及翻译中出现五花八门现象的情形下,对古诗意象的渊源及特征进行再思考有着现实意义。文章从中国传统诗学与意象、古诗含蓄的体现和古诗意象及翻译等三方面,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古诗 意象 涵义 翻译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视阈下的古诗英译管窥被引量:3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49-53,共5页丛滋杭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方法,一直以来争执不断,各抒己见。本文梳理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汉语言的浸润和对译者翻译观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地域译者的译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即鉴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独特的翻译方法具有可行性。一言以蔽...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翻译观 互补 
浙江树人大学发展的见证——读《树人探究》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11-15,共5页丛滋杭 
《树人探究》(2009)是浙江树人大学校长朱玉教授的一部新著。该书是继作者《树人实践》(2002)和《树人为本》(2005)两书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记录下了浙江树人大学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并以学者的笔触深入探究了不同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民办高校 树人探究 浙江树人大学 
得意忘形 求同存异——读许渊冲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兼谈韵体译诗优势被引量:1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丛滋杭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是翻译家许渊冲的又一力作,代表了中外翻译界在唐诗翻译上的最新成就。该译本不仅特色鲜明,而且较散体翻译方法有更大优势。该译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准、创、整,即用词确切、精当;创造性地处理原语跟译语...
关键词:唐诗 英译 格律体 
论读者创新期待被引量:4
《中国翻译》2009年第2期68-73,共6页丛滋杭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忠实论"和"创新论"之间的唇枪舌剑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这种非理性、非科学的态度、"见仁见智"的批评,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具有说服力。本文运用西方接受美学,结合古汉诗英译实例,论述读者对文学翻译的创新期待。
关键词:创新期待 读者 汉诗英译 
论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从中国翻译擂台赛谈起
《中国科技翻译》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丛滋杭 
从我国翻译的经验之谈到引进西方翻译理论,再到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并重,这一过程反映了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本文结合翻译实践,从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立体化思维和翻译的地道表现手法等方面验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创造性 立体化思维 地道表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