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

作品数:66被引量:28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网络课程研究性学习信息素养网络环境建构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软件导刊.教育技术》《中小学电教(综合)》《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研究性学习理念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被引量:1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7年第4期25-27,共3页樊亚萍 彭立 周源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知识课堂转变成智慧课堂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目标,而且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获取直接经验的同时,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以及研究性...
关键词:智慧课堂 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计 
基于智慧课堂的协作能力培养研究——以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被引量:5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年第7期9-11,共3页樊亚萍 彭立 
科技的发展促使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环境下拥有良好的协作能力成为学生在信息化教育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分析了智慧课堂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并构建基于智慧课堂的协作能力培养模型,以期通过教学设计借助智慧课堂进行协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协作能力 智慧课堂 教学设计 
基于iPad的智慧课堂构建——以八年级地理《中国行政区划》为例被引量:1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年第8期26-27,共2页岳玉山 彭立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具有便携性、优秀的用户体验、良好的互动性等特点,为地理课程智慧课堂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的变革带来新的发展途径。以八年级地理《中国行政区划》为例,构建基于iPad的智...
关键词:智慧课堂 IPAD 地理教学 
基于微信的非正式学习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年第7期41-42,共2页张志辉 彭立 王宏艳 公海霞 
近年来,非正式学习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微信这一当前最火爆的社会性软件,分析了微信非正式学习的特点,探讨了微信平台对非正式学习的支持性作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 微信 碎片化学习 
MOOC教学利弊谈被引量:1
《学周刊(下旬)》2015年第2期9-9,共1页杨璐艳 徐天瑜 彭立 
2012年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最热的词就是"MOOC"。它在2012年瞬间爆发,在一年内席卷全球。MOOC能够发展如此迅速,肯定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凡事不可能尽善尽美,MOOC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本文浅谈了这些利弊,并且提出了将弊转为利的浅薄建议。
关键词:MOOC 优点 弊端 建议 
可汗学院探索及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被引量:1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年第11期57-58,共2页徐天瑜 杨璐艳 彭立 王玉帅 
可汗学院是近几年来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它在线收藏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教育。介绍了可汗学院课程的组成以及教学特点,对可汗学院引起的教学模式变革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可汗学院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可汗学院 线上 线下 
基于手机游戏的学习模式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5期116-117,共2页宋旭宁 彭立 
手机游戏不仅能够满足手机的娱乐功能,对教学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重要资源。本文旨在对基于手机游戏的学习模式进行研究,深入地对基于手机游戏的学习模式特性、在实践应用中的意义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手机游戏 学习模式 教学资源 
基于即时通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29
《软件导刊》2013年第11期183-185,共3页公海霞 王甘霖 彭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初中生物课程为例,构建了即时通信平台QQ群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翻转课堂的定义及要素作了简要阐述。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促进学...
关键词:即时通信平台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与有效学习的关系探究被引量:2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20期23-24,30,共3页王甘霖 公海霞 彭立 
在确定社区归属感的主要组成要素以及分析有效学习发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断出归属感对有效学习的发生有着正向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实例来进行说明,旨在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 归属感 有效学习 
移动智能终端在数字化学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年第11期52-54,共3页王苗 彭立 
本文从普及性、易操作性、多感知性、开放性、多触点交互性五个方面调查分析了移动智能终端运用于数字化学习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重点探讨了以QQ平台展开的"实验: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的关系"一课为例移动智能终端在数字化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 数字化学习 传感器 信息交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