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

作品数:76被引量:2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主题:科举制度科举考试中国传统文化科举书院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辽宁教育》《文史知识》《寻根》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不能不孝,更不能盲孝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5期29-29,共1页徐梓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孝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传统伦理大厦的支...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 孝行 家训 百善孝为先 德之本 人的教育 齐家 
传统家训中,信是立身处世之根本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4期29-29,共1页徐梓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家训 人的教育 齐家 中华文化 立身处世 指导意义 经久不衰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劝学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3期38-38,共1页徐梓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 人的教育 齐家 中华文化 指导意义 经久不衰 
历代家训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2期28-28,共1页徐梓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距今约176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在洛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家训 人的教育 中华文化 成长 
从大名鼎鼎的“钱氏家庭”,理解家训的神奇作用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1期34-34,共1页徐梓 
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遗泽,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代之后就消失了,这其实是民间"富不过三代"的另一种表述。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家族跨越了这样的陷阱,历经数代依然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比如人称"千年名...
关键词:政协副主席 富不过三代 诺贝尔奖获得者 家训 钱氏家族 国学大师 外交家 
一张精详的教育史图谱——浅议《教育薪火》
《中国教师》2021年第12期114-115,共2页徐梓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张斌贤教授与《新课程》杂志社、《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合作,组织中外教育史研究者,通过多年的努力,向全社会奉献了《教育薪火》书系。整个书系计划出版380册...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智慧 写作对象 现代职业教育 教育史 新课程 个性鲜明 书系 
别让“成功学”误导青少年
《人民论坛》2020年第26期115-117,共3页徐梓 
成功学在我国的兴起和流行,不仅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而且的确发挥了一定的建设性作用。但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速生速成,需要艰苦、踏实的努力。除了天生的禀赋和才华之外,诸如善良、宽容、自制、认真、坚毅和自信...
关键词:成功学 素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 家庭教育 
20年来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被引量:2
《今日教育》2020年第7期88-95,共8页徐梓 
尽管历史的烟尘尚未完全消散,我们还有身在其中、难识其真面目的尴尬,但面对20年这么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时间刻度,有必要回顾这2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总结这20年来的心路历程,梳理这20年来的利弊得失。继五四运动前后和20世纪30年代两...
关键词:编辑出版工作 中国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史 历史系 纪念意义 中小学 
一瓣心香祭吾师——缅怀刘乃和先生
《寻根》2018年第6期55-58,共4页徐梓 
刘乃和先生逝世的当年,邓瑞全兄就约我写一篇纪念先生的文章。记得当时瑞全兄对我说:“先生对你最好了,无论如何,你得写一篇。”的确,先生于我,生活上照顾,学业上鞭策,关怀备至,恩重如山。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也可...
关键词:大学生活 起步阶段 学术生涯 
中国传统师道
《华夏国学》2018年第3期105-109,共5页徐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中国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师道传统,师道反映并影响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古往今来,中国传统师道不断得以传承、发展。《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关键词:师道传统 中国传统 教育传统 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 尊师重道 高尚师德 尊师重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