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全

作品数:53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LB膜气体传感器半导体材料AESSIMS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学报》《物理》《微细加工技术》《光电子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ITO透明导电薄膜XPS深度剖面分析被引量:2
《真空与低温》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范垂祯 谢舒平 杨得全 
介绍了镀制 SiO2的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特点,描述了用 X射线光电谱仪对典型产品深度剖面的分析过程,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ITO透明导电薄膜 X射线光谱仪 深度剖面分析 二氧化硅玻璃 镀膜 
Ag纳米颗粒与纳米结构薄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真空与低温》2000年第4期187-190,234,共5页吴浩 熊玉卿 郭云 杨得全 吕维刚 力虎林 
介绍了 Ag纳米颗粒与纳米结构薄膜的研究概况、制备和表征方法,并展望了 Ag纳米颗粒在纳米电子学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粒子 纳米薄膜  制备 表征 单电子三极管 
软X射线辐照引起的铟锡氧化物表面光化学反应被引量:2
《物理学报》2000年第9期1883-1886,共4页刘黎明 熊玉卿 郭云 李冠斌 杨得全 
利用XPS原位研究了MgKαX射线辐照对ITO表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X射线辐射时间的延长 ,表面辐照区域In ,Sn相对含量增加 ,而O则逐渐减少 ,同时 ,In ,Sn3d光电子峰随X射线辐射的增强而变化 .分析说明X射线的辐照导致了ITO表面光化学反...
关键词:X射线辐照 光化学反应 铟锡氧化物 表面 半导体 
纳米颗粒材料表面形貌结构AFM表征中针尖干扰的修正与评价被引量:11
《物理》2000年第4期237-240,共4页吕维刚 力虎林 杨得全 郭云 熊玉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原子力显微镜(AFM)被广泛地用来进行纳米尺度和亚微米尺度结构材料的形貌表征,其优点是制样简单、无需进行导电处理.但当针尖与样品作用时,由于针尖自身的成像作用,导致得到的图像结果比实际结果要大,这就是针尖的放大效应.文章基于一...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材料 表面形貌结构 针尖干扰 
有序分子薄膜结构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真空科学与技术》2000年第1期31-36,共6页杨得全 
有序分子薄膜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为此 ,人们对微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了近年来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有序分子薄膜位结构分析中取得的结果及其应用情况。其中包括 :薄膜厚度的确定、薄膜 基...
关键词:有序分子薄膜 X光电子能谱 微结构 薄膜结构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应用
《物理》1999年第11期691-696,共6页郭云 杨得全 
简要介绍了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产生和应用的历史,讨论了导电原子力显笛镜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方式,对近几年来利用导电原子和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导电针尖 应用 发展 
磁控溅射沉积纳米结构银薄膜及其表征被引量:1
《真空电子技术》1999年第4期43-47,共5页吴浩 熊玉卿 孙岩 郭云 杨得全 达道安 
本文通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选择和控制沉积薄膜工艺参数,在石英(quartz)和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上制备出纳米尺度的银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银膜的表面形貌和分布观察分析可得,纳米银颗粒的直径在3...
关键词:纳米结构薄膜 光学吸收 纳米银颗粒 STM 
原子氧密度测量技术被引量:4
《传感器技术》1999年第3期8-12,共5页熊玉卿 谢舒平 杨得全 达道安 
国防科工委先进制造技术专业资助
原子氧是低地球轨道中作用于空间飞行器的主要因素。随着空间应用的发展,对原子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原子氧密度的测量则是原子氧研究工作的前提。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原子氧密度测量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
关键词:原子氧 密度测量 空间飞行器 
Hg_(1-x)Cd_xTe材料AES定量分析中的电子束和离子束效应
《真空科学与技术》1999年第1期15-19,共5页杨得全 范垂祯 
在Hg1-xCdxTe材料的AES分析中 ,由于分析电子束辐照作用 ,可诱导表面Hg原子的脱附和热升华 ,导致短时间内样品表面严重失Hg ,使AES定量分析结果产生很大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 ,在超高真空中分析电子束辐照下局部Hg元素的挥发损失以负指...
关键词:俄歇电子能谱 电子束效应 离子束效应 汞镉碲 
基体效应对二次离子质谱相对灵敏度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真空科学与技术》1998年第A12期173-176,共4页杨得全 范垂祯 
众所周知,二次离子质谱定量分析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其体效应的影响。由于二次离子质谱发射机理较为复杂,从理论上描述和分析基体效应仍有较大难度。本文基于对不同基人本中相对灵敏度因子值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描述基体效应的物理量-...
关键词:二次离子质谱 基体效应 相对灵敏度因子 SIM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