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宁

作品数:21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象学胡塞尔境域尼采悬搁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江海学刊》《学理论》《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查尔斯·泰勒道德哲学的现象学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5期179-184,共6页王昊宁 张勤富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ZXD257)
查尔斯·泰勒的道德哲学以"构成性的善"作为道德的客观标准。而"构成性的善"只有作为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视域"才能成为道德的客观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查尔斯·泰勒的道德哲学在本体论层面上与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视域"相通。而...
关键词:查尔斯·泰勒 道德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构成性的善 荣誉伦理 
开出现象学本科教学伦理维度的必要性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5期51-52,共2页王昊宁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以存在论为基础的方法论展示--对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实践哲学反思"(2016c66)
现象学方法本身具有伦理指向,这是有必要在现象学本科教学中予以指明的。当代哲学越来越重视伦理学研究,同时,学生也越来越对伦理学和伦理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决定了有必要在现象学本科教学中进行伦理维度设计。
关键词:现象学 伦理维度 本科教学 
当代中西道德哲学之会通——以现象学为视角
《知与行》2018年第2期139-144,共6页王昊宁 王鹏俊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境域性主体与伦理"(17ZXD257)
道德哲学是当代哲学的热点,无论当代中国哲学还是当代西方哲学都给予其高度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道德哲学与当代西方道德哲学之间的融合便成了当代哲学必要的研究任务。而以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和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代表人...
关键词:境域 现象学 胡塞尔 唐君毅 查尔斯·泰勒 
“光”的隐喻和“力量”隐喻——对尼采哲学转向的一种分析被引量:3
《理论月刊》2018年第3期68-74,共7页胡平 王昊宁 
"光"的隐喻和"力量"隐喻是西方哲学中的两种基本隐喻。在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两种隐喻有着不同的偏重。然而事实上,只有将这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通往哲学。尼采早期哲学过于偏重"力量"隐喻,导致其陷入康德意义上...
关键词:“光”的隐喻 “力量”隐喻 先验幻相 思辨 
境域性主体:从明见性到伦理性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3期30-31,共2页王昊宁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境域性主体与伦理"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ZXD257
在胡塞尔那里,明见性不仅具有存在论意义,而且具有伦理学意义。就其所指的乃是绝对存在的境域而言,它具有存在论意义;就其对人的生活具有指导、示范的作用与意义而言,它又具有伦理学意义。这样一来,当明见性与自我统一起来的时候,自我...
关键词:明见性 境域 伦理 
“联想”的伦理性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期30-31,共2页王昊宁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境域性主体与伦理(17ZXD257)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联想,其根本作用在于不断地开启境域。它作为现象学存在论-方法论-伦理学的理论链条中的"方法论"环节,以其开启境域的根本性作用,建构着境域性的主体,亦即具有伦理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联...
关键词:联想 境域 伦理 
失落的教化——对尼采形而上学的批判
《知与行》2017年第5期125-129,共5页高一品 王昊宁 
尼采通过对阿波罗所代表的"形象性"与"完成性"的批判,指明以往形而上学是对创造的背离。"完成"意味着遮蔽,意味着人们的注意力被作为结果的"对象"所吸引,而实际上真正所应被关注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创造过程,而不是已生成的对象性的生命本...
关键词:尼采 语言 形而上学 
哲学教化与现代教育——康德、黑格尔与现象学派教化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潍坊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47-50,共4页李霄 王昊宁 
"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61021273312)
教化思想需要通过教育手段得以实现,教育手段也需要教化思想作为其精神内核给以引导。通过对西方极具影响力的康德、黑格尔以及现象学派的哲学体系的研究,比较三种哲学体系中的教化思想内容及其所外化的教育手段,分析和综合其不足与优势...
关键词:教化 教育 黑格尔 康德 现象学 伽达默尔 
论现象学视阈下的三种人——现象学教学中的“人学”指向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6期26-27,共2页康杰 高一品 王昊宁 
把人分为男女,是基于生物学的分类。而在现象学的视域下,以境域为尺度,基于人的存在状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从生命的境域性本身出发,始终作为境域而存在的人,是哲人;陷入虚无之中的恶人;以及沉溺于对象世界中无法自拔,被物化的愚人。...
关键词:境域 虚无 物化 生命 
对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实践哲学反思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10-11,共2页王昊宁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以存在论为基础的方法论展示--对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实践哲学反思"(项目编号:2016c66)
现象学作为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之一,在国内国外都成了一门"显学",以至于当今的哲学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现象学的理论、方法,以此为基础来表达自己。因此,对现象学的学习及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对话能力...
关键词:现象学 实践哲学 话语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