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作品数:31被引量:34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心理健康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学前教育家庭环境亲职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导刊(下半月)》《当代教育科学》《教育学术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抑郁情绪与高职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年第6期128-132,共5页李双双 王海英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家庭生态系统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研究”(编号:SJGZY2022165)。
探讨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与高职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关系。采用抑郁自评问卷(SDS)、自我效能感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求助意愿行为问卷对1 966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抑郁情绪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心理...
关键词:抑郁情绪 自我效能感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求助意愿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乡土课程
《教育家》2022年第29期1-1,共1页王海英 
以乡土之物或乡土民俗作为教育内容,我国自周朝就有之。但把乡土教育纳入现代课程体系,却要追溯到1903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而后的百年时间里,乡土课程一直在乡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到2001年新课程改革,乡土课程作...
关键词:乡土课程 校本课程 乡村教育 乡土教育 工业化浪潮 一方水土 乡土民俗 课程体系 
新乡土课程:价值、内涵与实践
《新教师》2022年第3期16-18,共3页王海英 王杨玲 
乡土课程的实施受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制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土课程应该破除三个狭隘认知,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建立乡土文化联结、激发乡村教师活力的三重价值。新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该体现“经验接近性、评价多元性、...
关键词:新乡土课程 价值 内涵 实践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学校生态系统研究被引量:6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57-160,共4页王海英 王旭娜 李聃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150233)
学校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生活环境,是青少年必须接触的一个近体环境。从学校生态系统角度出发,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三个子系统的影响,分别为教师子系统、同伴子系统和学校环境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包含不同的变量和因素。如果学...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学校生态系统 
语义分类任务中部件位置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被引量:4
《心理学报》2016年第6期599-606,共8页吴岩 莫德圆 王海英 于溢洋 陈烜之 张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878/31371025)
采用Go/NoGo语义分类任务,在贴近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模式下探讨了部件位置的加工时程问题。实验操纵了部件位置频率,并进一步区分了造成部件相对位置频率发生变化的两种来源,一是操纵部件整体频率(包含某部件的所有汉字集合)的变化,保...
关键词:部件 部件位置频率 汉字识别 ERPS 
驻校社工“嵌入”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与策略被引量:4
《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22期7-10,共4页王海英 张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改进研究>(EHA100389)的部分研究成果
寄宿学校作为我国农村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当前面临着寄宿学生超半数是留守儿童、低龄寄宿倾向明显,心理、生活教师配置不足等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挑战,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现实需求,驻校社工"嵌入"学校存在可能。然而,现实中的驻校社...
关键词:驻校社工 嵌入 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被引量:3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第11期12-15,共4页王海英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改进研究"(课题编号:EHA100389)
教师专业发展是农村学校改进的核心。然而,在当前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中,过分强调了理智取向的系统培训发展模式,忽视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层面所做的支持和努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农村学校支持教师专业...
关键词:学校改进 认识取向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个体性别角色形成中家庭因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王海英 崔梦舒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H11017)
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家庭因素出发,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有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两部分。在父母子系统中,主要有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性别特质和父母的期待三方面;在家庭环境子...
关键词:个体 性别角色 家庭因素 
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被引量:2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210-213,共4页王海英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H11017)
根据生态系统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个体方面而言包括个体内变量和个体间变量;从环境方面而言包括环境子系统内变量和环境子系统间变量。家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受家庭生态系统内各子系...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家庭生态系统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行主要发展模式探析被引量:10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第11期17-20,共4页何静 严仲连 王海英 
教育部重点课题“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农村学前教育研究”(批准号:DHA110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行主要发展模式包括乡镇中心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农村小学附设模式、农村家庭作坊模式、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等。每一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与相关类型,各自具有一定适宜性,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整...
关键词:学前教育 农村教育 发展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