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春

作品数:7被引量:1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个案调查流动儿童少年流动儿童道德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韩国》《北京观察》《青年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职业高中的教师职业枯竭现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第04X期14-16,共3页郭良春 闫晓鹤 
教师职业枯竭的现象在职业高中较为普遍,而且有着自身的特点,它不但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而且对职业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从社会、学校、教师等几个方面对职业高中教师职业枯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缓解和消除教师职业枯竭的对...
关键词:教师 职业枯竭 职业高中 职业教育 
对我国道德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中韩道德教育观之比较被引量:2
《当代韩国》2005年第4期36-39,共4页郭良春 
关键词:道德教育观 20世纪60年代 国民精神 韩国 公民素质 社会公德 中国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被引量:78
《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9期50-55,共6页郭良春 姚远 杨变云 
本文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个案,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政策的逐...
关键词:流动儿童少年 城市适应性 公立中学 社会排斥 个案调查 公立学校 北京市 适应性研究 城市 教育行政部门 
让流动儿童适应新环境
《北京观察》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郭良春 
流动儿童是伴随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
关键词:新环境 流动儿童少年 打工子弟学校 义务教育 社会实践 社区 流动人口子女 时间 特殊群体 文化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被引量:60
《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22-31,共10页郭良春 姚远 杨变云 
本文以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个案,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层面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具体包括价值观、社会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得出结论流动儿童在城市只能是局部的适应,如何从政策入手,切实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从...
关键词:打工子弟学校 受教育问题 学习适应 流动儿童 质的研究 结论 培养 城市适应 政策 北京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被引量:2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郭良春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模式,日益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研究性学习在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同样应加以提倡。本文阐明了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可能性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高等师范教育 能力培养 
校本教育科研研究综述被引量:5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郭良春 
校本教育科研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校本教研日益成为办学者追求的目标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校本教育科研的内涵及特点、实践操作、环境支持以及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研究现状做系统梳理 。
关键词:校本教育科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研 实践操作 基础教育改革 办学 热点问题 环境支持 目标 队伍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