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宁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白蛇传说》《边城》陌生化文化经典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大学学报》《昆明学院学报》《电影新作》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学术史论(1989-2021)
《大连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22-30,共9页廖光发 闫宁 
国家社科基金“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16XZW01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批评史角度下李长之鲁迅批评研究”(2021Y695)。
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是日本第三代鲁迅研究的代表,在中国获得了“藤井鲁迅”的学术认可。作为为数不多的依旧活跃在中国文坛的日本知名学者,他的“鲁迅观”在很大程度上受中日学术对话影响。梳理1989—2021年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学术史能...
关键词:藤井省三 藤井鲁迅 鲁迅研究 学术史 日本汉学 
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空间美育想象被引量:2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廖光发 闫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XZW01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编号:2021Y695)。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近百年的中学教材解读史中,这篇散文的“空间美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反而偏好于“封建批评”和“自然热爱”的主题解读,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空间的误读,也因此忽视了鲁迅在空间中的审美体验,从而阻碍了空...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空间 美育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变迁下的童话批评——以《木偶奇遇记》为例
《大连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77-85,共9页廖光发 闫宁 
国家社科基金“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16XZW017)。
中国儿童文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至今,已历经一百余年,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变迁中,童话批评几乎完整地参与了这一过程,并且在不同时期反映了儿童文学的不同特点。其中,《木偶奇遇记》作为较早翻译的外国童话经典之一,经过近百年的...
关键词:《木偶奇遇记》 童话批评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 
城市国际化形象建设中文化符号软实力因素研究——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为例
《昆明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110-116,共7页闫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16XZW017);昆明市社科联规划项目"本土文化符号对昆明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KSGH1602)
在中国大中型城市形象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昆明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建设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其国际化形象的建构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目前,昆明本土文化符号中美誉度和知名度最高的是自然类文化符号,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化和独...
关键词:国际化形象 文化符号 文化内涵 软实力 
当代电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传播与演绎——以电影《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为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闫宁 
昆明学院人才引进项目"影视动漫中的民族文化元素研究"(YJW11007)
电影《白蛇传说》在海内外取得的成功与它的英文字幕翻译密不可分。从"归"与"化"并重的翻译策略、字幕翻译的"同义转换"与"近义辨异"策略、俗语成语翻译中的"舍象取意"与"舍意取象"策略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一电影英文字幕翻译的策略设...
关键词:《白蛇传说》 文化因素 字幕翻译 
汉英文字表义特点之对比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闫宁 
汉英文字的基本单位为汉字和英文词,这一层面的对比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但是根据中国传统语言学对于"字"的重视和中国现代语言学对"字"和"词"的反思,这一对比具有理论基础和可行性。英汉文字的构成都有层次性:汉字由独体而合体;英文词由...
关键词:汉字 英文词 对比 
论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被引量:1
《贺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闫宁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c111)
近几年,"民族风格"几乎成了时尚流行的主流风格之一,诸多类型服装以及各种配饰都打上明显的中国民族风印记。但相较于国际服饰品牌对中国民族风的创造性消化和灵活运用,中国本土品牌对民族元素的运用缺乏创新性和兼容性。论文将结合国...
关键词:现代服装 民族风格 民族元素 
当“谍战”遭遇“文艺”——论电影《听风者》的“文战”特质
《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6期110-114,共5页闫宁 温永慧 
云南省教育厅2011年人文社科基建项目(项目编号:2011C111);昆明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号:YJW11007)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谍战剧以信仰的力量成为荧屏和银幕的新宠,继固暗算》、《夜幕下的哈尔滨》、《潜伏》等谍战电视剧持续火爆荧屏后,荧屏已播出“谍战”500多部,且此数目还在持续上涨。银幕上,继枫士》大作之后,《秋喜》、炼风雨》等“谍...
关键词:特质 电影 文艺 《潜伏》 持续上涨 银幕 哈尔滨 电视剧 
“血缘”与“神源”:论宗族文化对鲁迅士大夫精神品格的影响
《昆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23-127,共5页闫宁 
宗族文化是家族精神的彰显者和连接者,同一宗族的人不光有血缘关系,同时具有"神源"关系。鲁迅作为士大夫家族的长房长孙,士大夫文化背景对其文化品性和审美取向具有深远影响。士大夫宗族文化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士大夫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鲁迅 宗族文化 血缘关系 士大夫精神 文化品格 
《听风者》:对“谍战剧”的新突破
《电影新作》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闫宁 张树楠 
昆明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号:YJW11007)的阶段性成果
在"谍战"扎堆、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的市场背景下,电影《听风者》上映一个月就创造将近2.5亿的票房成绩,其之所以能够获得票房上的大丰收,根源在于电影制作在坚持"谍战剧"固有模式和类型元素的基础上,打出一套"微创新组合拳"。论文...
关键词:《听风者》 谍战剧 微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