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芳

作品数:120被引量:62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更多>>
发文主题:茶黄素茶叶茶多酚茶制品茶叶深加工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农产品加工》《食品科技》《茶叶》《茶叶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基底中微生物菌相构成分析及其对现制奶茶中菌落数量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8期50-58,共9页苏小琴 宋鹏鹏 孔俊豪 杨秀芳 左小博 胡秀芳 
目的探究茶基底菌相构成及其对制成的奶茶基底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对茶基底微生物组成分析,按照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
关键词:茶基底 菌相构成 奶茶基底 微生物 
茶饮料标准建设现状与思考
《中国茶叶加工》2024年第3期6-10,共5页杨秀芳 苏小琴 杜颖颖 张亚丽 李文萃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101105)。
茶饮料因其兼具健康与美味的品质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逐渐成为饮料市场的主力军。随着人们消费生活需求的升级,标准化、健康化成为茶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从茶饮料标准化现状出发,梳理分析了工业茶饮料、现制茶饮料标准...
关键词:茶饮料 工业茶饮料 现制茶饮料 标准化 
浙江省优质颗粒形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
《中国茶叶加工》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苏小琴 高玉萍 陆德彪 黄伟红 孔俊豪 左小博 欧阳诗云 宋鹏鹏 杨秀芳 
浙江省农业推广协同项目(2022XTTGCY03-04);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3SNJF022)。
颗粒形绿茶是浙江省绿茶的重要品类,团队在调研浙江省优质颗粒形绿茶生产状况、加工工艺和设备、品质现状及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研制了浙江省茶叶学会颗粒形绿茶团体标准,对浙江省优质颗粒形绿茶产业的后续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建议,可为浙江...
关键词:颗粒形绿茶 产业现状 加工工艺 产品特征 标准 思考和建议 
不同酚类成分及其组合对P.aeruginosa PAO1的抑制效果研究
《茶叶通讯》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刁春华 杨秀芳 涂云飞 宋鹏鹏 左小博 苏小琴 孔俊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2YFD2101103);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19C160001)。
为研究茶叶酚类成分及其复方对P.aeruginosa PAO1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出用药量最低的最佳抑菌组方,采用倍比稀释法结合刃天青显色测定5种酚类成分对P.aeruginosa PAO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对P.aeruginosa PAO1具有较...
关键词:茶叶 酚类成分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活性 
现制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初探被引量:2
《中国茶叶加工》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苏小琴 宋鹏鹏 孔俊豪 左小博 杨秀芳 陈根生 
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2SNJF39)。
为探究现制市售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文章以市售3家不同品牌加冰和热红茶奶茶为研究对象,在常温(25℃),自然湿度条件下放置6 h,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现制红茶奶茶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结果表明,与第0 h比...
关键词:现制红茶奶茶 微生物 变化规律 质量控制 科学饮用 
茶黄素活性功效、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中国茶叶加工》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左小博 孔俊豪 宋鹏鹏 涂云飞 苏小琴 刁春华 杨秀芳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GN21C200004)。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发酵(酶促氧化)形成的一类水溶性色素,以苯骈卓酚酮环为母核,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结构,是红茶色素的主要成分,对茶汤色泽和口感具有重要作用。TFs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炎抑菌、抗病...
关键词:茶黄素 活性功效 跨界应用 对策 
藤茶功能成分研究及开发应用进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3年第12期79-83,共5页刁春华 杨秀芳 左小博 涂云飞 苏小琴 宋鹏鹏 孔俊豪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19C160001)。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族特色饮用植物,因其富含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其药理功效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藤茶...
关键词:藤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应用 
炒青绿茶贮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被引量:2
《中国食品学报》2023年第12期188-195,共8页苏小琴 孔俊豪 杜颖颖 刁春华 左小博 邹新武 杨秀芳 
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2SNJF38);“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400804)。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分析不同包装炒青绿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用GC-IMS共检出86种VOCs,其中明确定性59种,包括醛类28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酯类9种,杂环类4种,酸类1种,含硫化合物1种。随着贮藏时...
关键词:炒青绿茶 贮藏 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 
基于Plackett-Burman及Box-Behnken的复合天然保鲜剂开发及应用被引量:2
《食品科技》2023年第11期239-245,共7页高玉萍 杨秀芳 苏小琴 孔俊豪 刁春华 宋鹏鹏 涂云飞 左小博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21C200004)。
天然保鲜剂具有健康安全的特点,但单一天然保鲜成分效果有限。为提升天然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以抗氧化性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实验从6种天然保鲜成分中筛选出3种:茶多酚(纯度70%)、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
关键词:复配 保鲜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 
包装方式对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年第11期293-301,共9页苏小琴 左小博 黄伟红 陆德彪 孔俊豪 刁春华 杨秀芳 
浙江省农业推广协同项目(2022XTTGCY03-04);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2SNJF38)。
目的探索不同包装方式对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颗粒形绿茶分别采用单一铝箔包装和脱氧剂包装,在温度(15±1)℃、相对湿度65%下贮藏24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感官审评方法和色差分析法,研究贮藏过程中...
关键词:颗粒形绿茶 包装方式 贮藏品质 抗氧化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