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灵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厌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长春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韶关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高校辅导员对精神分裂症学生的识别与帮扶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8期135-137,共3页白丽灵 
福建省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FJTW2016QYL025)
精神分裂症学生对于高校尤其是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来说,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辅导员对于这类学生的帮扶是一项有计划的、缜密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思路和恰当的应对。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精神分裂症 学生工作 
闽南文化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白丽灵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海洋性特征是闽南文化的"魂",为地方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人文根基和力量源泉;闽南工商业为代表的经济实体是闽南文化的"体",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和训练平台...
关键词:闽南文化 高校教育 创新创业 
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提升文科生双核能力研究——以大学生参与厦门马巷文化遗存研究为例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6期18-22,共5页白丽灵 
双核能力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下文科生的培养瓶颈,依托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个大胆尝试,有意义且可操作。高校积极营造科研氛围、优化学生素质结构、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点面结合...
关键词:科研课题 文科生 专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索——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183-185,共3页白丽灵 
集美大学2014年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立项:集美大学学生学业发展服务体系研究(xxsgz201404)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两者在主题、平台、对象、目标等方面可以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业发展的需求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讲座培训为助力,以专业社团为载体,以活动比赛为契机,以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业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冲突与调适被引量:1
《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1740-1743,共4页白丽灵 
福建省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3798S)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置身其中的主体即可能和谐共生,也可能相互撞击。本文借助场域理论,以关系思维思考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冲突表现、冲突影响、冲突归因,强调辅导员与学生在调适冲突、构建和谐关系中应...
关键词:场域 高校辅导员 学生 冲突 调适 
对SNS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被引量:1
《韶关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159-162,共4页白丽灵 
福建省2013年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校园流行文化趋势及其引领机制研究"(JB13798S)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SNS网络日渐成熟,备受大学生青睐。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校园SNS网络文化的特点,深入研究分析SNS网络所引发的校园风险。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在提升自...
关键词:SNS网络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探索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0-103,共4页白丽灵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高校辅导员精细化辅导典型案例研究"(B121175);2012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JB12117S)
随着高校农村贫困生生源的逐年增加,农村贫困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案例,对农村贫困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所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辅导员在提升农村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工作工作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辅导员 农村贫困生 就业竞争力 
关于互联网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99-101,共3页白丽灵 
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环境下公民道德教育出现了5个转化,通过分析这5个转化,以及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的思想、行为冲击,认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必须治网和治人相结合,并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
关键词:网络 道德教育 道德建设 治网 治人 
大学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82-183,共2页白丽灵 
大学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这种心理的产生是由教育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和信心、社会价值观倾斜等多方面原因综合引起的,要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就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育现代大学精神,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 厌学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