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朝霞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材编写华顿学习者大学英语外语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教导刊(电子版)》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编写外语教材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和育人成效
《山东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卫朝霞 陈向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的信念与实践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3XYY005);陕西省社科联项目“‘大思政’视域下新形态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项目编号:2022HZ0834)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满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需求。本文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阐释教材编写如何通过发挥体验学习的优势来强化学习者投入,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成效。教...
关键词:体验学习 学习者投入 教学和育人成效 外语教材编写 《新未来大学英语》 
深度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推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育人实践——以“TED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被引量:18
《中国外语》2022年第4期4-11,共8页卫朝霞 陈向京 
2022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编号:2022HZ0572)的阶段性成果。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材是开展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深度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技能和育人目标的有机融合。本文以“TED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从育人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四个方面呈现在大学英语视...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教材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育人实践 
教师提问与学习者话语输出频率相关性研究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08-111,共4页王芳 赵刚 卫朝霞 
西安交通大学校级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会话分析的外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K2011037)
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输出理论,本文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师提问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教师的话语行为是否应该改变,教师提问方式是否影响学生的课堂语言输出。通过对两名教师课堂提问的分析,发现参考性问题比展示性问...
关键词:展示性问题 参考性问题 话轮 话轮转换 输出频率 
利用信息差设计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活动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6期69-70,共2页许颖 卫朝霞 
基金项目:2013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基于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校内口语考试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GH13012)”.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能用英语流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但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很多大学生的英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尽如人意。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英语教师找到合适的授课方法。具体讨论如何将信患...
关键词:信息差 信息差任务 二语习得 语言输出 语言输入 
伊迪斯·华顿小说作品中的室内装饰主题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87-190,共4页卫朝霞 王芳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12J100);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基金(sk2013003)
以伊迪斯·华顿的《房舍装饰》为基点,考察《豪门春秋》和《纯真年代》中"客厅"和"书房"的室内装饰特点及变化。指出这些特点见证人物的命运和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及矛盾冲突,说明华顿对社会变革中纽约上流社会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强烈排斥...
关键词:室内装饰 社会矛盾 传统 客厅 书房 
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说测试对大学英语听说教与学及教材编写的反拨效应被引量: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卫朝霞 陈向京 白永权 李莹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委会基金项目"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说测试对大学英语听说学习;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反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S2011WZ037)的最终成果
以学校的师生和所用的教材为个案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5个维度探讨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说测试对大学英语听说教与学和教材编写的反拨效应。通过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深度访谈的内容表明:网考听说测试对大学英语听说教...
关键词:四级网考 听说测试 听说教与学及教材编写 反拨效应 
十九世纪社会转型期的纽约市——《华盛顿广场》和《豪门春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被引量: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42-150,160,共9页卫朝霞 王芳 靳蓉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校内科研基金自由探索资助项目(sk2009064)
《华盛顿广场》和《豪门春秋》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和伊迪丝·华顿的早期代表作。作品问世以来,学术界对这两部小说的研究大多着重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然主义等阐释。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将19世纪转型期的纽约市...
关键词:纽约 亨利·詹姆斯 伊迪丝·华顿 《华盛顿广场》 《豪门春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