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

作品数:2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市鲁迅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文本语文素养人文语文高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语文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问闲愁都几许?——朱自清“不宁静”的背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5年第10期46-48,共3页蒋平 
用互文理论来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会有新的发现,可以澄清一些问题。如有学者认为,作者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为: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既惮于前驱,又不甘沉沦,既向往光明,又徘徊返顾;还有的将作者的"不...
关键词:朱自清 宁静 闲愁 《荷塘月色》 大革命失败 互文理论 白色恐怖 作者 
一种伟大的公共情怀——《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5年第7期24-27,共4页蒋平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主要传承其文化精髓,古为今用,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感受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力。今日之世界越来越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建设是决不能轻忽的,如何在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这是大...
关键词:知其不可而为之 历史进程 文化精髓 人的现代化 扫门 自信力 文化经典 深厉浅揭 阳虎 学习传统 
庄子的无为而治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15年第4期27-29,共3页蒋平 
对治国,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庄子认为,儒家提倡的仁义礼乐违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朴”;对于以刑罚治国,他认为“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
关键词:无为而治 庄子 治国 仁义 刑罚 儒家 法家 人性 
庄子的自由逍遥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15年第3期39-41,共3页蒋平 
自由,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一切活动所追求的精神内核。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将自由凌驾于现实之上,并以一种豪迈奔放的态度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真正的自由境界:逍遥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
关键词:豪迈奔放 《逍遥游》 启蒙主义 中国古代历史 无挂无碍 九万 无己 悠游自在 吾丧我 《齐物论》 
怀人还是言志?——重新解读《项脊轩志》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年第1期67-69,共3页蒋平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一篇文本。长久以来,对该文的常规解读有如下几种:借轩之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怀念祖母、母亲与妻子的感情;抒写作者的悲喜之情。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关键词:《项脊轩志》 解读 言志 教学参考书 高中语文 苏教版 写作者 
“寻找运气”的现代性解读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5年第1期106-108,共3页蒋平 
故事(见安吉拉·卡特编的《精怪故事集》)以老妇人"去问问不死的太阳"为线索,直接的动因是老妇人的鸡蛋被偷,但一直抓不到小偷。"问问不死的太阳"也是说故事的容器,可以装入很多事件。故事的各个事件大体如下:勤劳的老妇人鸡蛋被...
关键词:去问 安吉 现代性危机 卡特 生存哲学 生活艰难 就是你 文学世界 社会生活环境 道德价值 
教学《〈论语〉选读》应处理好三对关系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4年第12期37-39,共3页蒋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论语》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情结,家国温暖,中国人心灵世界积淀着《论语》的思想,存在并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正因为此,《〈论语〉选读》如何教,成了不...
关键词:《论语》 教学问题 选读 心理结构 乡土情结 心灵世界 现实生活 中国人 
浙江省鲁迅中学“调测卷”模拟作文点评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0年第6期49-58,共10页蒋平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关键词:作文点评 浙江省 模拟 中学 鲁迅 作文题 
目中有人 依文定教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0年第3期20-21,共2页蒋平 
苏教版语文教材以人文专题组元,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教育性功能,其意在“立人”。人文专题是由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人文话题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就其内容而言,各个组成元素都致力于共同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就学生而言,在学完某个人...
关键词:话题内容 教育性功能 语文教材 语文学科 “立人” 组成元素 人文 苏教版 
排序题解题指津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9年第10期38-40,共3页蒋平 
在今年语文高考19份卷子中,考查排序题或语言衔接的题的共有7份。排序题的考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因而备受命题人的青睐。而现实的情况是高三生即使是临考前,也仍然对于排序题不能科学地把握,因...
关键词:解题方法 排序题 语文高考 语言衔接 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 考生 考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