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玉

作品数:60被引量:13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格教育先秦儒家家庭教育国立陶行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学研究》《教育文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滁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与当代实践
《教育文汇》2025年第1期4-4,共1页孙德玉 
·主持人语·陶行知作为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大家,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所建构的创造教育理论更是独树一帜:与生活紧密相联,既立足于生活,又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源泉与动力;既在生活中开展创造活动,又在生...
关键词:陶行知 创新空间 创造教育理论 拓展创新 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新目标 回归生活 当代实践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6-31,44,124,共8页孙德玉 屈阳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现代皖籍教育家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20D121)。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既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同时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体系完整且意涵丰富,体现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德育 集体生活 学生自治 
刘佛年的全面发展教育观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23年第5期45-55,共11页孙德玉 朱晗 
全面发展是教育学最基本的规律,是不可回避的教育基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刘佛年 全面发展教育 矛盾关系 
构建新型家庭伦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教育家》2022年第46期16-17,共2页孙德玉 
家庭是生活的港湾、成长的摇篮。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境况如何,其内心始终为亲情所系、为家庭所牵。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家庭,就难以顺利地生存、发展。家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现代社会出现的新技术、新观念以及新生活方式或...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家庭生活方式 家庭伦理 亲情关系 新生活方式 家庭承担 构建新型 儿童权益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透视--以教育系为例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2年第4期43-50,共8页孙德玉 许露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20D1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芜湖的安徽大学是由安庆的国立安徽大学和芜湖的省立安徽学院合并而成。为了实现两校成功合并,满足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安徽大学对教师队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教育系在内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素养按照新中国建...
关键词:高等教育史 教师队伍建设 院系调整 
杜威与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之比较被引量:2
《教育文化论坛》2022年第3期15-22,共8页孙德玉 张凯越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现代皖籍教育家生成机制研究”(AHSKY2020D121)。
杜威与陶行知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倡导者,其职业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师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同时在价值取向、核心内涵、教学法与职业教育追求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相同旨趣。通过对陶行知与杜...
关键词:杜威 陶行知 职业教育思想 
《学记》中的名师之道摭论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1-6,共6页孙德玉 赵维维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提出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名师之道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易以思,“善喻”之道;使人继志,“善教”之道;从容尽声,“善答”之道。这些系统而完整、科学且有效的名师之道,不...
关键词:《学记》 善喻 善教 善答 名师之道 
先秦儒家“人皆可圣”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蕴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86-92,共7页孙德玉 周钰瑜 
“学以成人”“内圣外王”是先秦儒家的教育目标并贯穿教育的始终,无论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浩然正气的“大丈夫”,最终都以“圣人”为标杆,“圣人”是儒家追求的最理想的人格典范。先秦儒家所言的“圣人”是精神品格超越众人...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皆可圣” 由“仁”致“圣” “圣人” 大学生 教育蕴义 
传统儒家的“面子”思想及其教育蕴义
《教育文化论坛》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孙德玉 李盼盼 
“面子”是中国人的外在形象,中国人历来看重“面子”。“面子”思想根植于传统社会制度和礼仪文化之中,尤其深受传统儒家礼教的影响。传统儒家礼教中所蕴含的“面子”思想相当丰富:既包括“有德之人”的道德“面貌”,也涵括“有位之人...
关键词:儒家礼教 “面子” 君子人格 
孔丘家风摭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95-99,共5页孙德玉 许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规划基金项目"传统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资源的当代转化研究"(14YJA88006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丘,其优良家风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孔氏家族几千年的发展,甚至辐射到孟氏、曾氏等家族。孔丘家风强调为人潜修身心,恪守礼制;处世睿智开明,海纳百川;治学博约结合,精思贯通;执事恰当中庸,厚重...
关键词:孔丘 家风特质 家庭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