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喻

作品数:4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刚淮吴盛卿张怀英于东河李勇斌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黄石理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教育(综合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全球教育展望》《山海经》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有教育家精神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赜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2024年第6期105-113,共9页贾红旗 李宜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研究(1921—2021)”(编号:AHSKQ2022D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特有教育家精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的职业使命,为新时代培育高素质强国之师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重要精神高度凝练了历代教育家的优秀品格,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具体表现为修...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中华文化 善喻博喻 日新又新 立心立命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现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岳金霞 李德鑫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2CX04022B)”;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大思政课’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KSJ21)。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深耕教材是上好思政课的首要环节。梳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发现,不仅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核心概念隐喻,教材中还大量运用了拟人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等多种类型隐喻。这些概念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和...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材 概念隐喻 意识形态功能 善喻 
亚里士多德善喻的双重诠释性
《阴山学刊》2024年第3期70-76,94,共8页杨朝 伏佳佳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极为复杂。善,既涉及道德指向也涉及幸福指向,且与正义、权利等理念有着多重的交织。就个体而言,美德是公民之善的核心;就共同体而言,正义是社会(城邦)之善的核心。善本身是社会行动的目的,同时是最高的善——幸福...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善喻 道德 幸福 正义 权利 双重诠释性 
巧比善喻 新奇脱俗——谈谈作文中如何用好比喻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24年第3期17-19,共3页吴培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曾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文章中恰当运用新颖、传神、贴切的比喻,能够为文章增添独特的...
关键词:特写镜头 著名散文家 《诗学》 艺术之花 恰当运用 比喻 善喻 
《学记》中的“善喻”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山海经》2021年第31期0284-0284,0369,共2页房贝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是《学记》中对于“善喻”的解释,那么如何做到“和、易以思”?《学记》中又给了这样的回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善喻”思想具有深刻的含义,其中...
关键词:《学记》 善喻 语文教学 
和合文化视域下“善喻”与“继志”的统合——探析《学记》对当代“生本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海外文摘》2021年第7期111-113,共3页李馥妍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其蕴含的和合、和谐等思想印证了孔、孟的教育学说,给我们提供了有关我国古代教育和早期儒家教育思想的研究素材。《学记》通过“博喻”和“继志”的统合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和谐共生发展,促进了...
关键词:《学记》 和合文化 善喻 继志 生本教育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喻”三维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当代意义被引量:5
《江苏高教》2020年第12期87-94,共8页王运来 
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自学考试转型发展研究”(课题编号为GJK2019022)。
怀特海的观点和《学记》的“善喻”思想形塑了作者的博士生指导风格。咬定启发式、放飞想象力、追求创造性,是作者指导博士生的基本理念。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三维”,构建起指导博士生活动的主体框架,它们在不同的时段分别...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培养 怀特海 学记 想象力 启发式 创造性 
《学记》中的名师之道摭论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1-6,共6页孙德玉 赵维维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提出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名师之道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易以思,“善喻”之道;使人继志,“善教”之道;从容尽声,“善答”之道。这些系统而完整、科学且有效的名师之道,不...
关键词:《学记》 善喻 善教 善答 名师之道 
好教师的现代性异化与复归——一种基于《学记》的思考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8期32-34,共3页王耀伟 高苗苗 宋艳 
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好教师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现代性的异化,具体体现在:好教师是单一的知识授受者、是同质的命令执行者、是高度的行为规训者。在《学记》中"善喻"一词所蕴含的核心要义的观照下,好教师是兼...
关键词:《学记》 好教师 爱智者 薪传者 善喻 知识授受 师生对话 
善喻者,能为师也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年第12期76-77,共2页王永辉 
我国著名的教育文献《学记》一书中有这么几句“和、易、以思,可谓善喻”“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上文中的“喻”指诱导。语文教学中,也应注重“喻”的作用。“喻”不仅是指语文教学中的一...
关键词:《劝学》 《学记》 难于理解 教育文献 善喻 学生感知 修辞方法 博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