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作品数:22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院校思政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西部素质教育》《陕西教育(高教版)》《世纪桥》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职院校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场域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南腔北调》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张晗颖 高慧 杨淑妮 
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基于高职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场域的德育策略研究”(2023WSYJ100279);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双碳’目标下陕西能源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SGH23Y3085);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2024KYRWP08QN)的阶段性成果。
在全面信息化的当今时代,学生群体的文化生活日益多彩,校园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高职院校校园社交网络形态多样,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在高职院校校园社交网络平台开展...
关键词:高职校园 社交网络 传播场域 德育工作 
“双碳”目标下能源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实践路径
《吉林教育》2025年第2期53-55,共3页高慧 
2023年度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煤炭类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3GY03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双碳’目标下陕西能源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GH23Y3085);2022年度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煤炭行业高职思政课程育人效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MZB20220018)的阶段性成果。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导向。推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是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培养行业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客观需要。但目前还存在教师主体育人...
关键词:“双碳”目标 能源类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体系 发展路径 
美好生活:“大思政课”的重要理念
《陇东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8-111,共4页王亮亮 修凯 高慧 
2023年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信息茧房’视域下高职学生网络圈层的生成机制及引导路径研究”(2023WSYJ100107);2023年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23RWP12);2023年度陕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双碳’目标下陕西能源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SGH23Y3085)。
作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重要标识,美好生活已然成为“大思政课”的核心议题和重要理念。在实践层面,美好生活为“大思政课”提供教育资源;在理论层面,美好生活为“大思政课”体系构建提供基础;在价值层面,美好生活为“大思政课”目标实现...
关键词:美好生活 大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圈层化的技术逻辑与治理路向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6期30-34,共5页王亮亮 贺美然 高慧 
2023年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00后’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研究”(立项编号:23QNRWP02);2024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整体主义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有机衔接的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立项编号:SGH24Y3206);2023年度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煤炭类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网络圈层化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交往的新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技术逻辑:网络通信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交媒体架构提供了组织形式、算法推荐技术营造了群体文化氛围、大数据分析技术锁定了潜在目标用户。就其...
关键词:网络圈层化 技术逻辑 算法推荐 治理路向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及其特征
《甘肃教育研究》2024年第16期134-136,共3页王亮亮 刘亚新 高慧 韩宏博 
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基于高职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2023WSYJ100279);2023年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23RWP12);教育现象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路径研究(23RWP10);“人工智能背景下“00后”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研究”(23QNRWP02);2022年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研究及防治路径探析”(2022KY24RWP)。
话语承载着理念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实践中传导着思想道德领域的特殊价值与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话语主客体间遵循一定话语范式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实践活动,包括文本话语和应用话语。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内涵 特征 
基于教学活动主体认知的通用思政元素挖掘方法
《科教文汇》2024年第14期63-66,共4页卫星君 施晨光 高慧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下教学活动主体认知和评价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SGH23Y3082)。
为解决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逆向思维,在思政元素挖掘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考虑学生认知过程、学习经历、生活环境的前提下,选择思政素材,利用网络收集思政元素短视频,开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思政元素 挖掘 认知 分类 
意义·困境·纾解: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三维探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0-44,71,共6页种永恒 高慧 
2022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煤炭行业高职思政课程育人效力提升路径研究”(ZMZB20220018);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研究”(23RWP1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团建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类社团有效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22TJ02);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既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应有作为,也是适应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更是掌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在规律的客观需要,还是推动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 思想政治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王亮亮 高慧 
2022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煤炭行业高职思政课程育人效力提升路径研究”(ZMZB20220018);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1Z052);2023年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23RWP12);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信息茧房’视域下高职学生网络圈层的生成机制及引导路径研究”(2023WSYJ100107)。
加强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大思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和大思政实践的客观需要。文章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育人主体协同意识不强、育人资源共享难度较大、育人环境协同效能低下、协同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关键词:协同育人 地方高校 大思政 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内涵和路径
《世纪桥》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高慧 刘予东 任文君 
陕西2022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煤炭行业高职思政课程育人效力提升路径研究”(ZMZB20220018)阶段成果;2021年度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21GG017)。
信息化时代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机遇。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内涵表现为三个方面:数字化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数字化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数字化教学体系的立体化重构。基于此,高职院校思...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 数字化转型 内涵与路径 
“双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模式探析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邵临光 董莉利 高慧 任文君 张怡 
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WSYJ100079);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双碳’目标下陕西能源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团建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类社团有效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22TJ02)。
“双高”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在“双高”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格局的现实需要,是提...
关键词:双高 马克思学院 建设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