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妮

作品数:18被引量:1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主题: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留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国高教研究》《新华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价值、实践与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143-144,共2页马佳妮 
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出发点,可以追溯至大学如何认知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哲学层面,是关于大学如何促进社会进步的思考。大学之功用、大学目的观与功能论、大学面向“共同利益”等理论可以被视为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大学促进可...
关键词:目的观 外部世界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践与反思 功能论 共同利益 哲学层面 大学 
大学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基于哈佛大学的案例研究被引量:3
《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5期69-76,共8页马佳妮 孙国瑶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2VRC1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双一流’大学全球战略研究”(AGA22001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培优项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的调整优化研究”(YLXKPY-ZYSB202208)的研究成果。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重要挑战,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可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活实验室”。哈佛大学有应对气候变化丰富的实践和卓越的成效。基于“全机构方法”框架,对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性举...
关键词:气候变化 哈佛大学 案例研究 全机构方法 可持续发展 
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价值、实践与反思被引量:3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马佳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双一流’大学全球战略研究”(AGA22001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培优项目(YLXKPY-ZYSB202208)。
大学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作为一种哲学建构、作为一种话语体系和作为一种教育实践三个立场阐释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意蕴。为更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大学需要在课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大学 全球治理 大学功能 
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新华文摘》2023年第16期115-118,共4页马佳妮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组织原则,关乎着人类和地球福。2015年9月,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被引量:8
《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119-133,共15页马佳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双一流’大学全球战略研究”(编号:AGA220011)的研究成果。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组织原则,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从初等和中等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被纳入全球发展议程。高等教育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优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 全球发展倡议 
通识课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现状研究——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通识课程的文本分析被引量:8
《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马佳妮 牟童瑶 程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双一流’大学全球战略研究”(AGA22001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培优项目(YLXKPY-ZYSB202208)的研究成果。
高校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高校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行动策略。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涵分析框架与核心关键词来识别和分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对20所“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课程 通识课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地国际化:嬗变、实践与反思被引量:32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98-107,共10页兰思亮 马佳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和举措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ABAA2020050)。
在地国际化作为学生流动计划的替代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欧,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于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在地国际化的内涵嬗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在地国际化包括超越流动性的国际理解、国际化的课程、文...
关键词:在地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 国际理解 
新自由主义与民族保守主义的钟摆交替:欧美国家国际学生流动政策的逻辑与演变被引量:2
《江苏高教》2021年第4期107-115,共9页马佳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和举措的国际比较”(ABAA2020050)。
国际学生在一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在国际学生的招收和使用上,国家和政府不是被动的接收者,政府在国际学生的招收和使用方面扮演重要的建构性角色。通过梳理和解读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和措施,文章进一步厘清了21世纪以来欧美发达...
关键词:国际学生 公共政策 全球人才竞赛 留学生教育 新自由主义 
逆全球化浪潮下全球留学生教育的特征、挑战与趋势被引量:31
《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134-149,共16页马佳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6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60219)的研究成果。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最为活跃的现象之一。全球范围内对人才资本的竞争日益激烈,留学生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共同特征。近年来,民粹主义、排外主义等"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在一...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 人才竞赛 逆全球化 国际理解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教育合作:挑战与机遇被引量:12
《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2期65-71,共7页马佳妮 周作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研究”(CIA160219)的研究成果
教育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议题,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东欧17国关系拼图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不断深化拓展,然而,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个别地区政局不稳定隐患、地缘政治环境带来的风...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中东欧 教育合作 境外办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