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亮

作品数:32被引量:3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译介日常话语中国文坛粗口飞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南方文坛》《文学研究文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萧红作品德语译介与接受研究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96-98,共3页孙国亮 牛金格 
一、萧红作品在德国的译介史述萧红作品在德译介发端于1980年,德国汉学家罗德里希·普塔克与福尔克尔·克勒普施主编《期待春天: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第一卷1919-1949)辑录萧红短篇小说《逃难》,译者普塔克在序言中概述萧红颠沛流离的...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萧红作品 《马伯乐》 夸张变形 滑稽可笑 流亡者 福尔克尔 德国汉学家 
萧红作品德语译介与接受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8期180-185,共6页孙国亮 牛金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BZW179。
“三十年代文学洛神”萧红(1911-1942)是饮誉世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借著名翻译家葛浩文的博士论文与著作《萧红评传》为欧美汉学界瞩目,其作品得以广泛译介与传播。迄今,国内学界对萧红海外译介研究主要聚焦在韩语...
关键词:中国现代女作家 萧红作品 博士论文 卫礼贤 著名翻译家 报纸杂志 译介与传播 葛浩文 
萧红作品德语译介与接受研究
《南方文坛》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孙国亮 牛金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BZW179。
“三十年代文学洛神”(1)萧红(1911-1942)是饮誉世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借著名翻译家葛浩文的博士论文与著作《萧红评传》为欧美汉学界瞩目,其作品得以广泛译介与传播。迄今,国内学界对萧红海外译介研究主要聚焦在韩...
关键词:中国现代女作家 萧红 博士论文 著名翻译家 洛神 译介与传播 葛浩文 海外译介 
余华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21年第4期147-156,共10页孙国亮 李斌 
上海市文化出版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成果。
余华是为数不多的在世界范围内被充分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作为中国顶级作家获得了应有的国际声誉""不愧为中国当代文化在国际上的一块吸铁石"(1)。
关键词:中国当代作家 中国当代文化 余华 国际声誉 译介 多种语言 
德国《东亚文学杂志》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阐释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19年第4期40-50,共11页孙国亮 李斌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德国汉学是欧洲、乃至世界汉学的中坚力量。20世纪80年代,德国综合性大学热衷于开设汉学专业,形成"无汉学系不大学"之盛况;(1)每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仅次于美国,高居全球第二位。
关键词:德国汉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杂志 20世纪80年代 综合性大学 阐释 译介 东亚 
王安忆在德国的译介与阐释
《小说评论》2018年第5期101-113,共13页孙国亮 李偲婕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新时期以降,中国大陆最具国际声望的女作家大抵非王安忆莫属。尽管,她的小说“故事性不强”“全都是孤立的”“精致的细节描绘与刻画”“没有杨宪益、戴乃迭的本领,真是无法翻译”,①但因她在中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成就,其作品...
关键词:王安忆 译介 阐释 德国 中国大陆 当代文坛 新时期 女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国的译介研究概述被引量:20
《文艺争鸣》2017年第10期102-109,共8页孙国亮 李斌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S161);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实施15年,文学外译语种已逾30个,实绩斐然。但译介研究较之却相对薄弱,且扎堆于强势的英语世界。事实上,德国作为世界第一翻译出版大国,在译入和译出图书总量上,近年来一直雄踞世界第一位。(1)如此重要的译介阵...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译介 德国 英语世界 工程实施 中国文化 翻译出版 走出去 
1980年前后文学的语词逻辑与话语场域
《小说评论》2017年第1期86-91,共6页孙国亮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61)阶段性成果
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一系列经济和政治举措,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藉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愿景为契机,利用政治舆论、文艺政策、出版机制、动员规训、互惠协商等策略对知识分...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 政治舆论 话语场 文学现代性 领导阶级 文艺政策 出版机制 现代民族国家 改革文学 社会主义国家 
格非“江南三部曲”中花的修辞性隐喻与叙述策略
《文艺争鸣》2016年第11期166-170,共5页孙国亮 杨青泉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S161)阶段性成果
与那些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三部曲"作品相较,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无疑显得婉约妩媚、妖娆娉婷,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到话语策略选择,乃至其间的叙述气韵流动,无不透露出一种古雅而柔美的女性气质,仿若花之暗香,在百年中国历史沧桑...
关键词:格非 隐隐绰绰 叙述策略 修辞性 小说情节 生物属性 写作模式 女性气质 人物形象塑造 陆秀 
口述与闲谈:小说叙述的“操作主义语言”与过滤功能
《文艺争鸣》2015年第11期153-158,共6页孙国亮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6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培育计划项目;后新时期小说日常话语叙述的文化政治研究(2014GJSKZZ12)阶段性成果
伴随先锋试验的退潮和“纯文学”的消弭,小说叙述的一个颠覆性现象是大量的日常话语,比如“粗口”“大话”“闲聊”“方言”等,大规模进入文学雅言系统,形成了“叙述声口”的变异。雅俗合流,或许仅能提供表层的解释,而现象的内里...
关键词:小说叙述 过滤功能 操作主义 语言 20世纪80年代 闲谈 口述 意识形态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