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名词隐喻被动态基础日语用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新丝路(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档案袋评价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日语精读》为例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1年第1期46-52,共7页杨敬 
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校级教改项目“档案袋评价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日语精读》为例”的成果
1引言《日语精读》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日语课,主要通过讲解词汇、语法、会话文和阅读文来培养学生日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能力。该课程在笔者所在学校的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期中成绩占比40%,期末成绩占...
关键词:日语精读 知识输入 日语人才 档案袋评价 任务型教学 基础日语 思辨能力 期末成绩 
基础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新丝路(下旬)》2021年第4期0252-0252,0254,共2页杨 敬 
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校级教改项目“档案袋评价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日语精读》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推进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总书记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
关键词:基础日语“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简析格助词ヲ标志的名词语义格扩展机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18-20,共3页杨敬 
2013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法律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yxm534
试运用多义词的语义扩展模式分析格助词ヲ标志的名词语义格扩展机制。具体将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判断格助词ヲ标志的原型语义格,解释扩展语义格的生成机制及其形成的本质动因,试建立ヲ标志的名词语义格扩展网络。
关键词:格助词 原型 隐喻 语义扩展模式 
ヲ格の‘非既存の对象’について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3年第1期143-146,共4页杨敬 
关键词:对象 既存 
移动动词对「を」格空间名词的他动作用被引量:7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6期22-25,共4页许慈惠 杨敬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08BYY075)阶段性成果
动词与“を”格名词的语义关系纷繁复杂。我们认为,“を”之所以能表示多个语义关系,是因为“を”的本义始终贯穿于各个语义关系之间。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阐述“を”的语义从本义到派生义的扩展机制,揭示其内在的关联性。同时...
关键词:空间 移动动词 隐喻 移动 
小议「教える」一词的被动态用法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1年第1期366-369,共4页杨敬 
笔者在收集有关日语被动态的资料时,非常偶然地发现下述两段文字关于'教える'一词的被动态用法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段文字源自《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2期《浅谈日语'受身形'表达方式》一文,作者在文章中有如下一段话。
关键词:动态 浅谈 笔者 身形 文字 用法 文章 
转喻与日语结果宾语被引量:6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许慈惠 杨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日语词汇语法研究"(10FYY021)阶段性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重点学科规划项目"日语词汇语法研究"(KGSK1006)阶段性成果
转喻这一心理认知机制的发生是建立在认知主体凭借经验和知识构建的转喻物与被转喻物之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的。认知主体对相关性的认知能力总是无意识地反映到语言表达中。在"结果宾语+を+生产义他动词"的句法结构中,正是因为认知主体认...
关键词:转喻 日语 结果宾语 心理认知机制 相关性 
日语动词的他动性研究被引量:8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1期1-6,共6页许慈惠 杨敬 
本文试考察日语「名词+を+动词」结构中,动词对「を」格名词的他动性强弱问题及其种类。动词对「を」格名词的他动性因他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和它所作用的对象物的语义特征而有强弱之分。在此意义上,日语界传统观点,即"场所名词+を+主体...
关键词:他动词 他动性 空间 场所 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