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114)

作品数:35被引量:31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卫中李克彭芳秦洪武孙伟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学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转喻隐喻英汉象似性构词理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汉语隐喻构词理据对比研究被引量:5
《外语学刊》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卢卫中 李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优势学科项目“批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中美政治话语对比研究”(19BYSJ4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系统考察英汉语隐喻构词的类型,分析英汉语隐喻词义的形成方式、跨语言差异及其原因。研究表明:(1)隐喻是英汉语构词以及词义形成和拓展的一种重要的理据和认知机制,其中人体、人造物和自然现象等人类熟悉的...
关键词:英汉语构词 隐喻理据 对比分析 共性 差异性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为例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66-71,共6页侯杰 何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CYY049、11BYY114);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K14)
基于自建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对菲茨杰拉德小说The Great Gatsby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类符/形符比、词表分析、四字格、叠词的使用和明喻修辞手法的再现四个方面,从词汇、句法层面考察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通过对比发...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 译者风格 乔志高 李继宏 
英汉转喻构词理据对比研究被引量:10
《外语教学》2018年第4期24-28,64,共6页卢卫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为指导,考察转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在英汉构词中的作用,揭示了转喻构词的方式和规律,证明了转喻是英汉构词的重要方式,指出了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异同并分析了异同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就跨...
关键词:构词 概念转喻 理据 对比研究 
英汉语构词理据:基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9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3期356-367,共12页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的结题成果之一
本文尝试将认知语义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与认知语法的识解理论进行融合,借以考察隐喻构词、转喻构词以及隐转喻构词背后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1)聚焦、突显、视角和详略度等识解方式单独或交叉作用于隐喻和转喻构词;2)地域和社会文化等...
关键词:英汉语构词 认知理据 识解 对比 
倒置动结式的事件语义分析被引量:3
《外语学刊》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彭芳 秦洪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时语料类比中的翻译与现代汉语互动研究"(10BYY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事件语义视角考察和分析汉语倒置动结式的句法构成和释义机制。研究指出,倒置动结式的原型结构为[NP1+V1-V2+NP2],而从语义上看是使因—结果(CE-RE)结构。NP1关联一个使因事件,NP2则同时关联使因和结果事件。事件结构可以解释有...
关键词:倒置动结式 使因事件 结果事件 属性结构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网”隐喻对比研究被引量:5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5,共5页崔璇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借语料库中搜集的大量中英文语料,对英汉"网"隐喻的映射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试图解释两者之间产生共性和个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网"可以映射为"网状物",这种从具体物体到具体物体的映射方式进一步证明了概念隐喻并非都用具...
关键词: 语料库 概念隐喻 映射模式 对比研究 
英汉法律语言接触对中文法律语言变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71-80,共10页夏云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的资助
本文在梳理英文法律文献汉译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语言接触视角下中文法律语言变化的研究现状,简要剖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机遇。研究发现,从研究内容看,关于英汉翻译对中文法律语言影响的研究多关注晚清时期和20世纪初...
关键词:英汉法律翻译 语言接触 中文法律语言变化 
汉语熟语的转喻迁移及其英译策略——以《生死疲劳》的葛浩文英译为例被引量:14
《外语教学》2016年第5期91-95,共5页刘庚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项目编号:12YJA740061);济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医术语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4YY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熟语的字面义到引申义的规约化过程看作一种转喻迁移过程,在此基础上借助概念转喻理论,分析了葛浩文对《生死疲劳》中采用的熟语进行翻译处理的方法,挖掘了熟语英译背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何种不同的转喻思维。研究表明:1...
关键词:熟语 转喻迁移 理想化认知模型 
元语否定的认知语言学解释被引量:16
《现代外语》2015年第6期742-750,872,共9页卢卫中 龙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的阶段性成果;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XJ201246);济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14YY05)资助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四个识解维度系统考察了元语否定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1)元语否定体现了人们用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并引导、协调他人识解的一般认知能力;2)为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发话者...
关键词:元语否定 认知语言学 识解操作 
诗体隐喻的文体特征及其功能——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分析被引量:5
《外语教学》2015年第5期1-5,共5页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70)的阶段性成果
从古老的修辞学到当今的认知语言学,隐喻都是个重要的研究话题。作为重要的文体要素,隐喻也是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隐喻这种文体要素在诗歌创作中的文体特点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诗体隐喻...
关键词:诗体隐喻 文体特征 文体功能 认知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