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10)

作品数:7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振定李雪黄艳春蒋坚松王湘玲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翻译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词汇化要义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翻译的语言本体观辨识被引量:4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黄振定 王凤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
翻译的语言本体观,即翻译的本质是双语转换,虽在学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仍需对其进行深入的辨识,以统一思想,消除争议。本文根据翻译与语言、文化等的远近关系,论证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活动,因此翻译的本体只能是语言,而...
关键词:翻译 语言本体观 文化 
异化归化要义被引量:19
《外语学刊》2010年第4期116-120,共5页黄艳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
谈到异化和归化,首先应明确它们与直译和意译的关系:作为翻译策略,它们是后二者的下位概念,主要应用于文化特色语句的转换。进而,须弄清英汉语间文化特色语句的差异空缺。处理这种差异空缺,应强调异化与归化的辩证关系:其具体运用是原...
关键词:异化与归化 文化特色 辩证统一 运用原则 
模糊性法律语言翻译的特殊要求被引量:9
《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113-116,共4页熊德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重庆市教委2006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度校级重点项目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法律术语的不确定性。不同法系的模糊性法律语言之间的互译具有特殊性,即译语的精确性,适格性和专业性。法律语言翻译者要认定某一法律术语或概念在异域法律语言中的对应层面,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法律意...
关键词:模糊性法律语言 翻译 精确性 适格性 专业性 
也谈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被引量:3
《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100-105,共6页易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
自人们开始对翻译活动进行理论思考以来,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辜正坤为解决关于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可译与不可译之争,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不小震动,它使人们站在一个更高点,以一种...
关键词: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论 忠实 文体 科学性 艺术性 
论从翻译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被引量:16
《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106-108,共3页王湘玲 蒋坚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
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为理论基础,以《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中译本为例,着重探讨在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中,原作作者-译者-赞助人-读者等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
关键词:翻译 主体性 主体间性 对话 
英汉移动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被引量:33
《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109-112,共4页李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
对运动事件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移动"又是运动事件的核心概念,其词汇化形式是移动动词。大多数移动动词不仅表示"移动",还包含"移动方式"、"移动原因"和"移动路径"等信息,不同语言的移动动词表现出不同的词汇化模式。...
关键词:移动动词 运动事件 词汇化模式 翻译 
翻译学的动态开放性简论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08年第5期89-92,共4页黄振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体系建构研究"(05BYY010)的阶段性成果
翻译学既是一种以动态开放性为主,又不乏稳定性的理论体系。本文密切联系当前国内翻译理论,阐明翻译学的演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双重原则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动因。这对于如何继承和创新理论,紧密结合并推动新实践,具有启发...
关键词:翻译学 动态开放性 稳定性 继承与发展 理论和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