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0ZX007)

作品数:10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金旺更多>>
相关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州学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智性权变思想哲学思想分歧性情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安石的命运观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8-81,100,共5页胡金旺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10ZX007)
王安石的命运观主要表现为对儒家传统命运观的继承,但还有其独特的地方,即王安石对自己当下的生存现状表现为某种程度上心甘情愿地接受,但是这种接受的实质不是听任命运的摆布,从此一蹶不振,而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和疏导的方法。因而,王安...
关键词:王安石 命运观 孟子 智性 
苏轼与程颐在性情论上的分歧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63-67,共5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10ZX007)
苏轼的性情关系论是其道论在人性论上的必然表现。苏轼认为道在现实界是以生生之易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到隐藏于其中的道。道与易的关系在人性论上对应于性与情的关系。与道在易中相一致,性在情中,因此只有将情流露...
关键词:苏轼 程颐 性情论   
王安石的孟学思想被引量:1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6-131,共6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10ZX007)
王安石之所以在心性论与政治思想上充分认可孟子的思想,就在于孟子的人格精神与孟子之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他建立儒学的道德性命之学和强国富民的理想与目标。王安石的孟学思想比起同时代学者们的孟子之学要更加激进,更加独树一帜。从总...
关键词:王安石 孟子 以道自任 君臣观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胡金旺 
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10ZX007)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表现为在由人心做主的前提下确立道义的准则,与一般儒者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而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这种叛逆思想因而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批判与反对。王安石思想的心学特色在宋学的发展历程上具有开...
关键词:王安石 心学思想 道义 二程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被引量:2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07-112,共6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X007)
王安石从孟子思想非常切合北宋时代建设儒学心性之学与富国强民的需要出发,对孟子之学采取了完全尊信的态度。而苏轼从对儒释道一视同仁的借鉴吸收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出发,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和权变思想,因而与王安石的孟学思想形成...
关键词: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阶段及其意义被引量:11
《孔子研究》2012年第2期22-28,共7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X007)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王安石人性论思想及其发展阶段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在有关人性论作品的年代归属问题上也很模糊混乱。本文认为王安石人性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人性论是对第一个阶段的继承与发展,它以性善论为中心,同时受到"习"的影响...
关键词:王安石 人性论 性情 
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被引量:6
《中州学刊》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10ZX007)
苏轼用道与易的关系来构建其哲学体系。他认为本体之道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悟道的关键是要做到无心。无心有三种含义,因此,悟道的方式也有三种。在第三种方式的悟道中,苏轼将实践的效果提升到本体的高度,凸显了他哲学的独特品质与价值...
关键词:苏轼   无心 不自知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30-34,44,共6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X007)的部分成果
苏轼"为《论语说》,与孟子辨者八",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的思想。一是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主张恪守一定的规范界限,给礼信等五常的规范严格划界。在心性论上,由于对儒释道思想都予以广泛吸纳,因此,苏轼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在政治上,...
关键词:苏轼 孟子 辨孟 心性论 权变思想 
苏轼与王安石在《尚书》诠释上的分歧——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视角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2年第2期5-9,共5页胡金旺 
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X007)
在对《尚书》的诠释中,苏轼从应物合乎情理性所要遵循的标.准情本论出发,用从众的观点批判了王安石从智性出发而以为精英分子可以违众自用的思想。王安石的《尚书新义》过分渲染了刑罚的作用,而苏轼认为治国决不可以过度依赖刑罚甚至重...
关键词:苏轼 王安石 《尚书》 情本论 智性 
王安石《尚书新义》的诠释特性——以其哲学思想为视角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5-49,共5页胡金旺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10ZX007)
以正统儒家自居的学者对王安石《尚书新义》作出了否定性评价,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他的学术不正,但也并非完全否认其学术价值。王安石在《尚书新义》的诠释中表现出的一些思想例如君臣思想、对微子出走行事的看法及对法家思想的吸收利...
关键词:王安石 《尚书新义》 德性 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