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D880059)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伟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思想理论教育》《上海教育科研》《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班主任》更多>>
相关主题:学生社团建设班级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历史叙事个人角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三种途径:主动创生被引量:7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李伟胜 
教育部社科基金(05JD880059)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种途径:理性思辨、历史叙事、主动创生。相比之下,第三种途径值得开拓,进而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学校文化与学校现实生活的隔阂见证着主动创生学校文化的必要性,文化本身就具有的主体性昭示着主动创生学校文化...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历史叙事 主动创生 
中学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的三种思路被引量:6
《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7期41-44,共4页李伟胜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通过优化学生群体交往更新学生文化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5JD880059)的成果
中学生社团建设正成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校办学品质的一条途径,其中有三种推进思路:(1)丰富校园生活,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2)融入课程体系,着力更新学生发展方式;(3)理清核心线索,关注学生组织的自主建构。"自主建构学生组织...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建设 推进思路 学生组织 自主建构 
更具教育专业品质的班级管理整体格局被引量:4
《班主任》2010年第1期4-7,共4页李伟胜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通过优化学生群体交往更新学生文化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5JD880059)的成果。
在班级管理领域,较为常见的几种情形是:将班级管理看作学科教学之外的附属工作,用来处理各种琐碎事务;从中抓住一些机会转化后进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利用一些主动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活动能力。与此相关的研究也...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专业品质 体格 教育 转化后进生 集体荣誉感 管理领域 学科教学 
从活动方式角度看三种形态的中学生社团被引量:3
《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20期12-15,共4页李伟胜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通过优化学生群体交往更新学生文化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5JD880059)的相关成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社团建设,有必要从社团活动方式的角度,区分出三种形态的中学生社团:教师主导型、自发尝试型、自觉发展型。它们在体现活动方式的四个方面(如何选择社团目标和个人角色,如何设计社团组织结构与活动规范,如何策划和...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 形态 学生社团建设 社团活动 教师主导 自觉发展 个人角色 组织结构 
提升班级主题活动教育价值的实践策略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8期77-80,共4页张静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通过优化学生群体交往更新学生文化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5JD880059)的相关成果
班队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的学校教育活动。20世纪70年代前,这些活动多围绕大型节日以及全校性的大型文艺演出开展;20世纪70年代后,班队活动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其多方面的情感表达。到20世纪90年代,在素质教...
关键词:实践策略 教育价值 主题活动 “以学生发展为本” 20世纪90年代 班级 班队活动 70年代 
超越班级管理之“事” 把握班级教育之“理”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08年第10期14-15,共2页李伟胜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通过优化学生群体交往更新学生文化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5JD880059)的成果.
一、亟待改变的情形:有管理之“事”,少教育之“理”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常常被许多人理解为学科教学和知识学习之外的一项辅助性事务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观点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学校...
关键词:教育发展 班级管理 知识学习 社会生活 学校教育 班主任工作 学科教学 不确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