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和平刘志超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氨基酸怪异现象教育实践逻辑师生冲突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为学生开窗
《上海教育》2014年第18期70-71,共2页熊和平 
2010年度国家社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的成果之一
从两本书聊起三年前,在一次学院组织旅行的火车上,坐在身旁的同事津津有味地阅读着一本名叫《学校在窗外》的书。作者是黄武雄,台湾学者。我觉得书名很不错,于是,迫不及待地问同事借来翻了翻。封面上的插图挺有意思,是一个学生模样的人...
关键词:学生 台湾学者 学校 旅行 同事 作者 书名 学院 
课堂声音与学生的主体性
《上海教育》2013年第33期70-71,共2页熊和平 刘志超 
2010年度国家社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的成果之一
从物理层面上说,声音的发生机制在于空气震动,同时通过耳膜作用干人的听觉系统,使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课堂作为师生授知与求知的交互场所,其中充斥着各种声音:或偶然,或持续;或零散,或整齐;或悦耳,或尖锐。它...
关键词: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生活 声音 教师讲课 传播信息 影响力 物理 师生 
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身体逻辑被引量:1
《上海教育》2013年第18期54-55,共2页熊和平 
2010年度国家社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发生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关于学生身体的怪异现象。比如,"五道杠少年"的官样体态,考生在高考前集体注射氨基酸,学校"限发令"带来的师生冲突与家校冲突等。另外。
关键词:教育实践 中小学 身体 逻辑 师生冲突 怪异现象 氨基酸 学生 
教师课堂评价的“小红花情结”
《上海教育》2013年第9期54-55,共2页熊和平 
2010年度国家社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的成果之一
"小红花情结"的由来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课堂评价方式很多。但常见的莫过于课堂作业批改与小红花赠予。前者是针对知识授受效果的一种评定,主要是通过量化或等级的形式来表现;后者用于教学秩序的维系与教育价值的引领,主要是通...
关键词:课堂评价方式 红花 教师 学业成绩 作业批改 教育价值 教学秩序 回答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