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媛颜信梁霞刘军丽吴龙灿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宜宾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攀枝花学院学报》《科教导刊》《上海翻译(中英文)》《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川菜先秦两汉时期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先秦两汉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西南道路与区域交流被引量:3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1期155-160,共6页颜信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牂牁道调查与研究"(编号SC12E038)的最终成果
道路是地区经贸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前提,经贸文化因道路而繁荣。早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国西南道路就已经形成,它们成为中国西南各地间经贸交流的纽带,同时也成为促进中国西南各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通过对相关文...
关键词:先秦两汉时期 南方丝绸之路 经贸文化交流 
风云际会的晚清新经学转型——张之洞与廖平的师生交往及其学术史意义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6期38-46,共9页吴龙灿 
201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C13E08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SC12E00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RX12ZD02);2013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QY201316);2014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QY201424)
前人有见于张之洞和廖平学术面相之异,而未深究张廖学术实质之同,或以避免"逼贿"、"惧祸"之嫌疑而曲为辩说,反而遮蔽张廖契合之真相。张廖师生爱国尊儒、援西护中,在晚清经学转型过程中,前期殊途同归,后期若合符节,在回应"古今中西"之...
关键词:张之洞 廖平 新经学转型 中体西用 “古今中西”之争 
先秦两汉时期的五尺道研究被引量:4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颜信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牂牁道调查与研究"(编号SC12E038)阶段成果
五尺道为古代蜀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蜀腹地通往西南夷地区的重要交通线路之一,与牂牁道等古代西南夷地区道路相接连,成为古蜀腹地与域外的南亚、东南亚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五尺道沿线各种遗存遗迹和各类传世文献反映出,在...
关键词:先秦两汉 五尺道 道路走向 
中国川菜写意性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研究被引量: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68-71,共4页张媛 刘军丽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川菜常见原料及烹饪方法翻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12E044
目前菜名翻译研究对于写意性菜名都没有提出令人满意的原则。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英国来华游客对菜品翻译的预期,发现尽管英国本土菜品多采用写实性的命名,但对于中国特色的写意性菜名都不排斥,而且多希望在品尝菜品的同时能够...
关键词:写意性菜名 英译 归化 异化 
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被引量:11
《上海翻译》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张媛 梁霞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川菜常见原料及烹饪方法翻译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12E044
本文从术语翻译角度探讨川菜常见烹饪方法的翻译,提出了翻译川菜常见烹饪方法时除必须遵从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原则外,还应该遵循"系统-可辨性"原则,此外"简洁性"与"透明性"也是烹饪方法英译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川菜 烹饪方法 原则 
译者的文化身份及中餐菜名翻译中“中国英语”的应用
《科教导刊》2013年第11期179-179,209,共2页张媛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川菜常见原料及烹饪方法翻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12E044
全球化视野下,菜品名称译者所承担的责任的不仅仅是翻译出目的语受众能理解的菜名,而且还要能传达出中国独具特色的烹饪文化。中国英语作为世界英语大家庭的一部分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适当语言。
关键词:菜名翻译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际 
有关返乡农民工角色认知的文献综述
《科教导刊》2013年第11期208-209,共2页王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而关于返乡农民工的角色认知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返乡农民工回流原因、回流现状,返乡农民工的角色理论和角色认知等方面入手,整理、归纳了学术界已有的观点。总的来说,对...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角色 角色认知 
从产业结构演进路径看革命老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四川省达州市为视角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32-135,共4页傅忠贤 赵燕云 
201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革命老区(川陕苏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SC10E022);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重点课题"四川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SLQ2010A-04)
产业支撑能力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区域产业支撑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革命老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决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源泉问题;实...
关键词:产业结构 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策略 革命老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