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作品数:295被引量:34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志国杨镇源王喆邓科程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英语翻译英译大学英语教学英译本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OBE理念互联网平台下的英汉口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年第7期25-28,共4页谢璐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英语口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CWYH22-2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日益成熟,本文以OBE成果产出导向为指导,构建以培养学生口译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口译实际产出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课前学生线上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为课中...
关键词:OBE理论 英汉口译 混合式教学模式 
神话的文学位移--以古典小说《镜花缘》为例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9-43,93,共6页何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世界《镜花缘》研究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YJC75100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科研项目“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神话精神探源研究”(编号2020SHYB01);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神话小说《镜花缘》在北美的译介与跨文化研究”(编号SCWY19-28)。
中国神话在文学化演变历程中,神话母题得到不断的提炼与再造。清代文人李汝珍通过对《山海经》的神话素材进行重新构思,引经据典勾勒出《镜花缘》这样一幅丰满灵动的神话幻影图。文章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阐释《镜花缘》的神话原型,...
关键词:《镜花缘》 神话文学 神话原型 叙事模式 
近代中国首本女子游泳译著《女子游泳训练法》研究
《译苑新谭》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徐凯燕 张小林 李在辉 
2021年中国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民国时期体育图书译介研究(1912-1949)”(SCWY21-07)的部分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著名体育家江良规所译的《女子游泳训练法》(Swimming for Women)是目前已知的国内最早的女子游泳教材。通过考察该译著的社会历史背景、译者个人生平以及文本翻译策略,发现民国时期“强身”“救国”理念是该书译介的思想背景,...
关键词:近代中国 女子游泳训练法 体育翻译 
动物隐喻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ChinaDaily生肖“兔”报道为例
《传播力研究》2023年第13期16-18,共3页王翌霖 
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LWX-2021013);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CWY23-09)。
节庆文化作为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以其丰富的隐喻深刻影响着跨文化传播。本文以中国生肖动物隐喻为研究对象,基于动物隐喻的体验共性与文化个性理论框架,梳理出“兔”在中英文化中的隐喻异同,并以ChinaDaily 2023年兔年报道为例,阐明动...
关键词:动物隐喻 认知语言学 跨文化传播 
《福谷传奇》:霍桑对同时代感伤文学的戏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49-160,共12页胡杰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霍桑与同时代感伤文化的互文性研究”(SCWY21-16);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霍桑与同时代的文学场研究”(2017SC0006B)。
19世纪20年代到内战爆发前是美国感伤文学流行的时代,其引领的感伤文化浪潮不仅造成了文学市场的庸俗化,也造成了读者的反智倾向。《福谷传奇》,作为霍桑唯一一部以时代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其出版之时正值感伤小说牢牢把控文学市场,感伤...
关键词:戏仿 感伤文学 情感结构 人物类型 田园理想 
创造性叛逆视角下《青铜葵花》的翻译与传播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47-56,共10页王林 张楠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川南地区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与研究”(JG2021-1245);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翻译专业‘两整合-三协同-四融入-五进入’的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实践与研究”(SCWYH22-05);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语言服务研究”(S202110649181)。
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成果丰硕,但翻译传播形势不容乐观。译介学和传播学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系统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以译介学理论基础“创造性叛逆”和传播学经典五要素为参造,透视中国儿童文学成功“走出去”典范之一《青铜葵花》,发...
关键词:《青铜葵花》 翻译 传播 创造性叛逆 
流散视域下曼斯菲尔德的精神家园建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05-112,120,共9页高虹 
2022年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家园书写与国家认同”(SCWY22-17)。
出生于新西兰而成就于英国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具有双重身份的流散作家。和大多流散作家一样,怀揣一份责任与爱,曼斯菲尔德以新西兰童年生活为创作源泉,带着一种乡愁的内在冲动书写和歌颂了那片遥远的故土,从而在文学创作中寻觅...
关键词:流散视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精神家园 建构 
中国神话小说《镜花缘》之因果叙事被引量:1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1期9-13,共5页何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世界《镜花缘》研究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YJC75100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科研项目“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神话精神探源研究”(项目编号:2020SHYB01);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神话小说《镜花缘》在北美的译介与跨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CWY19-28)。
清代文人小说家李汝珍撰写的《镜花缘》是一部经典神话果报小说。它采用天道轮回、因果逻辑的叙事模式架构故事情节。小说中的百位花仙被纳入宿命轮回,形成了“犯错—惩戒—救赎”的神话叙事模式。《镜花缘》所体现的“因”与“果”,反...
关键词:《镜花缘》 因果论 神话叙事 儒家伦理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被引量:2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雷志梅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SPOC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构建研究”(SCWYGJ21-06)。
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以提高译者翻译能力为目标,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八个步骤设计,旨在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翻译课程 翻译能力 模式建构 
东坡诗词意象在翻译中的重构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4-88,共5页蒋琳 
2022年度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再现隐逸诗词意境之和合翻译研究”(SCWY22-18)。
在文坛巨匠苏东坡的诗词中,大量意象的运用传递了诗人丰富的阅历与情感,亦赋以了诗词本身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对众多意象进行有效的重构,以再现原作的神韵。基于传统哲学中的和合观,对东坡诗词中典型意象的英译进行对...
关键词:苏轼 诗词 意象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