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WW003)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晓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汉学》《日语学习与研究》《东北亚外语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写本翻案敦煌俗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古典文学校注中的汉语研究——以《句双纸》为中心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第1期52-58,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04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学研究来说,提供的不仅是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丰富资料,而且还有近在身边的来自他者的参照系。由于中国文学特有的广泛内涵和外溢效应,以及与汉学——中国学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日本文学研究也就自然成为汉学——...
关键词:日本古典文学 校注 汉语研究 《句双纸》 
文化嫁接和传播考量——论曲亭马琴的《水浒传》翻译和翻案
《国际汉学》2012年第2期481-494,共14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批准号:04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曲亭马琴(Kyokutei Bakin,1767—1848)是日本江户时代唯一的文豪,也是最主要的中国小说翻译家和研究者。在19世纪上半叶,他对中国小说翻译和研究的贡献不仅在日本,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马琴自己说:"余多读华人之稗史小说,择其文之...
关键词:曲亭马琴 金圣叹 小说观 劝惩 鲁智深 中国小说 林冲 传奇小说 劝善惩恶 《水浒》 
日本古典文学翻译的“前翻译”——翻译者的文字学功课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2期9-18,共10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4BWW003)
日本现今流传的古典文学作品,很多是根据世代相传的古代写本整理出版的。将它们译成中文的时候,翻译者有必要对写本文字加以考察,熟悉文字流变,提升文字学修养,减少文字识读差错率,并纠正前人的错误,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处理好日本"国字"...
关键词:古典文学 翻译 写本 文字学 
《聊斋志异》异人幻象在日本短篇小说中的变身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78-84,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批准号:04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日本作家、艺术家从各方面对《聊斋志异》元素加以挖掘利用,也借用《聊斋志异》的声誉扩大作品影响。田中贡太郎、太宰治等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充实与丰富艺术想象;战后女作家仓桥由美子等借用《聊斋志异》幻象描绘现代人的焦...
关键词:聊斋志异 幻象 日本文学 20世纪 短篇小说 
敦煌俗字研究方法对日本汉字研究的启示——《今昔物语集》讹别字考被引量: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5-21,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WW003)
敦煌俗字研究推进了中古俗字研究,拓宽了传统文字学研究的视野,同时还对东亚写本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方法论启示。今本《今昔物语集》保留的俗字,可借鉴敦煌俗字研究的方法,对其考释中的误读误释加以匡正。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今昔物语...
关键词:敦煌俗字研究 日本汉字研究 《今昔物语集》 东亚写本 
《聊斋志异》日译本的随俗与导俗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51-57,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批准号:04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日本《聊斋志异》重译不断,乘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学兴盛风潮,柴田天马和田中贡太郎的个性化译介将广大读者带进其艺术世界;增田涉、立间祥介等的译本充分发挥了现代日语口语文体的特色。日本译介者先后将民俗性、人民性、人间性和...
关键词:聊斋志异 日本 翻译 文学史 文体 
《聊斋志异》与日本明治大正文化的浅接触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68-74,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批准号:04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明治大正时代,《聊斋志异》告别了被翻案为日本故事的幕后传播阶段,逐渐亮相于近代文坛。得益于报业和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它的影响首先渗透到汉文小说当中,而后在文学史上也获得了评价,还出现了将其部分作品翻译成现代日语的尝试。...
关键词:聊斋志异 文学史 明治大正文化 接触 传播 
《日本灵异记》上卷疑难词语考辨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2期43-50,共8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批准号04BWW003)
日本奈良时代景戒所撰《日本灵异记》今存写本俗字满眼,讹误颇多,岩波书店出版的远藤嘉基、春日和男校注本尚有存疑与误读。借助我国敦煌文献研究、中古俗字研究和佛教音义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可以使其中很大一部分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日本汉字 日本灵异记 疑难词语 俗字 考辨 
《聊斋志异》日本翻案的跨文化操控被引量:8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23-29,1,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译介"(批准号:04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18世纪中叶,《聊斋志异》便已传入日本。江户时代的读本作者都贺庭钟和森岛中良将其中的数篇翻案为发生在日本历史上的故事。翻案在袭用《聊斋志异》洞穿人情的独特艺术趣味的同时,力图让故事靠拢町人与武士社会的主流意识,植入其时日...
关键词:聊斋志异 日本 翻案 译介 文学交流史 
俗字通例研究在日本写本考释中的运用--以《万叶集》汉诗文为例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45-51,共7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WW003)
日本在奈良时代以后,虽然不断有新的汉文典籍传来,但是作者一般都秉承遣唐使时代的文字记忆,沿用我国六朝和初唐俗字的写法。江户时代以前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以写本流传。从这一点出发,今天我国敦煌吐鲁番写本和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对于...
关键词:俗字 日本 《万叶集》 写本 汉诗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