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作品数:13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彭永胜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学业成绩外语焦虑中国英语学习者医院传染病更多>>
发文期刊:《探索与批评》《装饰》《新闻爱好者》《安徽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翻译与边界的再造:酒井直树对美国战后区域研究的批判和反思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78-94,共17页陈湘静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后冷战时期北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考察”(21YJC7510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目前兴起的区域国别学主要借鉴了美国二十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的区域研究,而较少关注其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变化。日裔美籍学者酒井直树对区域研究的批判性思考,即代表了北美从区域研究向文化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一种重要立场。本文聚焦...
关键词:酒井直树 区域研究 现代性 翻译 殖民主义 
德国早期浪漫派断片的哲学内涵研究——以弗·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对费希特哲学的批评为考察中心
《探索与批评》2023年第2期93-103,共11页张熠琳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对费希特哲学的继承和批判。费希特对“自我”的考察启发了早期浪漫派同僚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综合性的思考。本文从弗·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对费希特哲学的批评入手,探究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哲学理路,剖析...
关键词:德国早期浪漫派 费希特哲学�弗·施莱格尔诺瓦利斯 断片 
融媒时代讲好黄河故事的外宣策略探究——以大河网英语频道为例
《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1期84-86,共3页李若姗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含了深厚的时代价值、民族价值与文化价值。弘扬黄河文化,重在讲好黄河故事。一方面,黄河故事将成为中国人民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向国...
关键词:融媒体 黄河故事 语篇分析 策略 外宣翻译 
结构、主体、经验:雷蒙·威廉斯“感觉结构”的理论困境与可能性被引量:3
《国外文学》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陈湘静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初现实主义的基本美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1052)的阶段性成果。
雷蒙·威廉斯在发展“感觉结构”理论时,受到了包括利维斯、卢卡奇、葛兰西在内的多种思想传统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对于结构、主体、经验的丰富思考。一方面,他受到卢卡奇“总体化”思路的启发,强调看似孤立的私人经验的“结构性的”一面...
关键词:感觉结构 经验 主体 雷蒙·威廉斯 
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基于元分析的论证被引量:25
《外语界》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董连棋 
学界普遍认同学习者的外语焦虑水平与外语学业成绩负向相关,但对"焦虑—成绩"相关程度的结论却存在分歧。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整合43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66个独立效应量(24596名被试),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语焦虑水平与学业成绩呈中...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 外语焦虑 学业成绩 元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电影感知研究--以网络影评中基于意象图式的概念隐喻为例被引量:2
《外语与翻译》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郑文博 
近年来,有关电影感知的跨学科实证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电影《桃姐》的500条网络短评为例,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集中考察影评文本背后的上-下图式、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动力图式,分析其隐喻拓展及认知特...
关键词:意象图式 概念隐喻 网络影评 电影感知 
中国高校外语跨学科研习的发展与前景——第三期“‘一带一路’语言、文化、翻译跨学科研习班”纪实
《外语与翻译》2019年第3期94-96,共3页马丽娟 
2019年7月13日至19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的第三期“‘一带一路'语言、文化、翻译跨学科研习班”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成功举办。继2017年大理大学和2018年新疆大学承办该系列研习班以来,该项目已稳步走向成熟,多元互补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中国高校 外语教师 跨学科 研习 一带一路 语言 文化 翻译 
从汉语存在句研究看日语的样态存在句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91-98,195,共9页赵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日语‘に‐が’构式研究"(13CYY090);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日句法对比研究"(20151080429)
存在句是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现象,其概念界定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句中的"某处V着某人/物"句式开始得到重视,并被持续深入论证和细化研究,五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较而言,日语语言学界基...
关键词:汉语 日语 存在句 样态 典型范畴观 
时尚城市?清代扬州服饰一瞥被引量:1
《装饰》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安东篱 王春霞 穆凤良 赵毅平 
20世纪30年代的扬州被描述为衰败的和"不摩登"的,然而它曾经在17世纪末具有完全不同的繁荣景象,尤以服饰的精美及时尚的快速更迭为表征。扬州的服饰与时尚在这期间究竟呈现出哪些特点?是否可以把扬州视为时尚界的早期版上海?本文通过考...
关键词:扬州 时尚 清代服饰 
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中的作者自我指称语研究被引量:19
《外语界》2017年第2期89-96,共8页王晶晶 吕中舌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中外学生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之比较研究"(编号Z02-2)的阶段性成果
自我指称作为元话语互动资源之一,能够帮助作者确立自我显现度,构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并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本研究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两个自建语料库探讨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中的自我指称语使用特征。研究结果显...
关键词:自我指称 作者显现度 学术英语写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