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教育学院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德育通识教育词坛唱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黄河之声》《文教资料》《语言研究集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雍乾词坛“沁园春”调“咏美人”题唱和的创新和迷失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22-33,共12页刘东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唱和诗词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8。
南宋词人刘过首倡的“沁园春”调“咏美人”题创作,在雍乾朝得到52人唱和,存词315首,唱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以浙派为主的大唱和,承脉朱彝尊体物词创作风格并不断创新,在钩事典的极致化、吟咏对象的冷僻化、创作视点的散片化、道佛文...
关键词:“沁园春”调 “咏美人”题 雍乾词坛 唱和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雍乾词坛四次“补题五阕”唱和主题考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26-38,共13页刘东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58)。
南宋《乐府补题》对《天香·龙涎香》等五阕唱和之后,在顺康词坛、雍乾词坛兴发两次追和高潮,统称为“拟《乐府补题》”唱和。除了追和前人五调、五物创作外,雍乾词坛又三次采纳同调进行了另咏五物的创作,被称为“仿《乐府补题》”唱和...
关键词:《乐府补题》 拟《乐府补题》 仿《乐府补题》 “乐府五阕” 唱和 
《汉语同源词大典》评议——兼论科学语源学研究核心问题
《语言研究集刊》2019年第2期396-405,436,共11页潘薇薇 黄伟嘉 
近日,汉语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考释同源词的工具书《汉语同源词大典》出版。文章将该书与不同类型工具书及同类型考释著作进行对比,讨论了诸如"语源""同源词"定义、语音关系、语义类型等科学语源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并对该书的独创性...
关键词:《汉语同源词大典》 语源 同源词 独创性 
高等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9年第15期64-65,共2页张冰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传承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slg1605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在非音乐专业高校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本文通过对比古今音乐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工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的调查和研究,探究在非音乐专业高校中传统音...
关键词:通识教育 传统音乐 高等教育 创新 
包容之心与悲悯之情——读《上海印象(外二篇)》
《中文自修》2018年第21期27-27,共1页刘永 
三篇文章各自独立,却反映了作者相同的特质。那就是作者的包容之心与悲悯之情。同一颗心对不同事情的不同感悟,就像同一面镜子映射着不同的事物,反射着不同的光芒。而它们都源自同一面明亮的镜子,这些感悟都来自同一颗包容的心与悲...
关键词:悲悯 包容 印象 上海 同一 作者 感悟 镜子 
数据库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离别诗为例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年第13期23-25,共3页许丽莉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教学中海量知识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充分展现诗歌的魅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发生命,是中国古典诗歌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主题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以及生态文化学等方面,探讨数据库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教学法 数据库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美丽价值观渗透路径探究被引量:1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8年第2期62-63,共2页李花 傅议萱 陈红 
2017年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青年项目"大学生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HJYS-2017-C19);上海理工大学2017年人文社科培育基金项目"理工科高校学生音乐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17YB28)的成果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它同时具备价值观渗透等德育功能,能"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大学生心灵。文章以上海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和实践为例,对大学生音乐审美价值观现状展开调查,查找问题并研究其原因,提出新时代音乐育人的优...
关键词:音乐教育 德育 审美价值观 
浅谈“以美养德,以德审美”的音乐通识教育被引量:4
《黄河之声》2018年第1期59-60,共2页李花 陈红 
上海理工大学2016党建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HJ-DSDG-2D-001);上海理工大学2017年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重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FTD17022Z)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大学作为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车间,应该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音乐通识类课程则不仅能在学生的美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德育方面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美育 德育 价值 功能 
试析明末清初基督教对儒学的联合、解读与反对—以《天主实义》为例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年第7期184-186,共3页计冬桢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基金人文社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HJSK-YB16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16世纪末开始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这首先要归功于明末清初来华传教的传教士们。早期代表人物利玛窦撰写了《天主实义》一书,以儒家思想为载体,推介基督教教义,在这一过程中,他联合、解读也反对儒家思想。这是儒学...
关键词:天主实义 儒家 基督教 文化差异 冲突融合 
基于语境教学的汉语教师言语行为研究被引量:2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2期93-95,共3页计冬桢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支持(编号:slg09023)
语境教学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以其生动高效实用的特点广受好评;言语行为理论将语言看作一种施事行为,即通过语言表达完成某一行为,可适用于教师语言的分析;在应用语境教学的情况下,汉语教师的教师语言表现出明显的引导性以及"典型...
关键词:语境教学 言语行为 教师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