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投射

作品数:54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汤敬安覃修桂杨洋李勃李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语义特征变化看隐喻投射导致的演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6期157-157,共1页李小军 
基于语法化与语义演变的视角,从词义内部——词汇项语义特征变化的情况来重新审视隐喻投射。隐喻投射就是在词汇项的多个显性或隐性语义特征中,部分语义特征丢失,保留的语义特征可能进一步变化或抽象化,从而导致词汇项从一个语义范畴进...
关键词:语义范畴 隐性语义 隐喻投射 语义演变 语法化 语义特征 词义 实词 
汉英“杀/kill”隐喻投射异同及成因分析
《今古文创》2024年第22期128-130,共3页张秋霞 
对于汉英民族而言“,杀/kill”是一个普遍古老的用词,但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人们的认知不断深入,“杀/kill”的词义不再拘于本义。本文基于认知隐喻跨域投射理论对比分析了“杀/kill”认知隐喻的异同。比较结果发现:汉英“杀”都可以投射...
关键词:杀/kill 认知隐喻 对比分析 
从语义特征变化看隐喻投射导致的演变--语法化与语义演变类型研究系列之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李小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位移、空间范畴的语义演变及语义图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BYY154)。
本文基于语法化与语义演变的视角,从词义内部——词汇项语义特征变化的情况来重新审视隐喻投射。隐喻投射就是词汇项的多个显性或隐性语义特征中,部分语义特征丢失,保留的语义特征可能进一步变化或抽象化,从而导致词汇项从一个语义范畴...
关键词:隐喻 语义特征 语义演变 
“中”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投射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3年第6期43-46,共4页吴婷婷 
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认知隐喻学视阈下壮族文学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立项号:2022KY0870);2023全国高校外语科研课题:警务英语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立项号:2023GX0005);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认知翻译学视阈下非洲文学作品Things Fall Apart多译本研究”(编号:2023KY08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活动,在人类认知及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潜在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以现代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刻画出“中”的原型意象图式及5个延伸图式,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喻投射系统。研究...
关键词:“中” 意象图式 隐喻投射 
再论“王冕”论元的准入与限制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3年第2期85-110,共26页桑耘 常玲玲 
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数字社会背景下高校文化资源供给的可及性研究”(编号:2023SJZD147);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基于可及性理论的南京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3YB18)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分析“领有”和“占有”概念的细微差别入手,说明“王冕”论元以及该句式的形成与“的”字结构的纯粹“领属”没有必然联系。结合德语“领属三格”和“领属二格”的语义区分,从汉语学习者和德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中得出,外语学习...
关键词:论元准入 广义领属 整体—部分 依存性和触及性 构式的隐喻投射 
基于媒体语言语料库的“辣”隐喻研究被引量:2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李栩垚 
隐喻是日常表达中不为人察觉的隐性表达,具体体现在言语上。“辣”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像姜、蒜等刺激性的味道”,由此可以得出“辣”本义是与味觉相关联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生活经验赋予了“辣”了更多新的意义,使...
关键词: 语料库 隐喻投射 
汉英双语中“水”习语的隐喻投射探究
《给水排水》2022年第6期I0032-I0033,共2页王烨 
习语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是语言的精华部分,人们可以利用各种语言单位,将其组合运用,形成精妙的语句,所以习语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文化载体。在汉语认知中,习语的涵盖范围很广,无论是成语、谚语、格言,还是歇后语、俗语、俚语、行话,...
关键词:歇后语 习语 涵盖范围 映射方式 行话 文化载体 俚语 表现形式 
体认视野下隐喻投射的动因研究——以汉语视觉动词为例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22年第1期12-18,共7页帖伊 覃修桂 
河南省哲社科规划项目“认知视角下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的隐喻叙事研究”(编号:2020CYY026);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中美外交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编号:202003032)的阶段性成果。
揭示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的范围及理据,一直是隐喻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本研究以体认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考察汉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探析始源域隐喻投射范围的最佳动因模式。研究发现:始源域的原型特征为其意义聚焦的投射提供了理据...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 隐喻投射动因 原型特征 非原型特征 社会文化特征 
IN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投射探析
《新丝路(中旬)》2021年第10期0254-0255,共2页吴婷婷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遵循“外部世界-感知-识解-语言”这一过程,语言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复杂的认知思维过程。介词是英语中最常见的词类之一,数量有限,但用法多样,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IN为例,通过认知...
关键词:意象图式 IN 隐喻投射 
由关联法则看语用机制下移动影像的秩序与规范
《传播力研究》2021年第19期39-41,44,共4页王竹青 
本文旨在讨论移动影像的秩序与规范,通过把电影序列同自然语言进行简单的类比,发现无论是离散单元还是作为整体的序列,移动影像不存在类似语法的任意性准则,而观众注意力倾向才是电影传播空间的关键。观众注意力倾向的变化带来的某种关...
关键词:电影序列 关联法则 任意性原则 认知结构 隐喻投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