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际差异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涛张雪李敦东侯纯陈曦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南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教学》《中国科技信息》《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文化视域下中泰打招呼用语的差异分析——以《体验汉语》和《实用泰语教程》为例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年第1期124-129,共6页肖宗玲 
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邻邦国家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对外交际中,我们应了解双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尊重他国文化,兼容并包。在中泰文化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学习泰语,了解泰国民风民俗,...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泰文化 语际差异 比较 
风格再现与语际差异的化解和语内差异的体现
《中国翻译》2018年第2期98-105,共8页覃学岚 
梁实秋、本雅明、德里达等在对文学翻译中原作风格的再现问题上的认识与林语堂、王佐良、余光中等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本文梳理和分析了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是否忽略了语际差异与语内差异之别,以及对语际差异或...
关键词:原作风格 再现 语际差异 语内差异 
小议英汉被动表达的语际差异和文化分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段新苗 
被动表达在英汉语中都是一种重要的句式。作为人类广泛使用的两种语言模式,英汉被动表达有一定共性,但由于英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思维观念、地域环境的不同,英汉被动表达也存在许多语际差异。通过对英汉被动表达的这些语际差异进行比较分...
关键词:英汉语 被动表达 语际差异 文化分析 
运用回译解决语际差异引起的难点问题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75-76,共2页周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2年院级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建筑类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Y-SK-12-06
"回译"是以"源语"为参照标准的语言输出过程,把"回译"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英—汉—英"语际转换、比较和修正,能够有效地解决自身因语际差异较大而引起的语言难点问题,从而培养合乎目标语言习惯和规范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回译 语际差异 逆向学习 语言习惯和规范 
词义引申的语际差异与外语词汇教学被引量: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6期174-176,共3页吴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6JC740003)资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民族文化与语言自身特点都对词义的发展变化施加着影响,使得不同语言中的词义引申现象突显民族个性。外语词汇教学中必须关注词义引申的语际差异。
关键词:词义引申 民族文化 词汇教学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英汉身势语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袁炳宏 
国内有大量对身势语的研究,但是从符号的角度来看身势语还极为罕见。身势语是文化事物的一种,文化事物具有能指与所指两方面的含义。本文拟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从文化主体的认知,语际差异,结构规则对英汉身势语进行探讨。
关键词:身势语 文化符号学 主体认知 语际差异 结构规则 
单位词汇的新义获得机制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107-109,共3页张雪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单位词汇的新义获得机制,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单位词汇的新义获得与人类认知心理及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认知 语际共性 语际差异 
语际差异及语内变异之优选论分析被引量:2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郑鲜日 
优选论通过制约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仅可以说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同时还可以说明同一语言内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异现象。舌尖音的标记性比唇音和软腭音的标记性低,因此,英语中舌尖音经常被脱落的现象,也可以在优选论框架中用标记性层...
关键词:英语 语际差异 语内变异 优选论 制约条件 有标性 
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以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的散文英译研究被引量:14
《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王洪涛 
散文英译应以作为中西艺术哲学比较研究的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为了实现散文英译在美学观上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的跨越,译者应充分认识并尊重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积极的语言策略,努力实现汉英语际差异在...
关键词:散文英译 语际差异 翻译策略 中西比较美学 
认知视域下的一词多义现象被引量:4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220-222,共3页张雪 李敦东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
关键词:认知 一词多义 语际共性 语际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