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英译

作品数:126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舒佳杨轶芳马静利吴林方磊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培基散文英译中的形式意义探析
《今古文创》2025年第10期106-108,共3页李小芳 
散文翻译属于文学翻译范畴,是推动中外文学交流、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刘宓庆“意义六分说”中的形式意义为研究视角,探析张培基散文英译中所反映的形式意义。
关键词:张培基 散文翻译 刘宓庆 形式意义 
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以张梦井《中国名家散文精译》为例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张莉盟 朱全定 
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近二十年国内典籍翻译的热点主题与研究前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2023KY287)。
张梦井对于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翻译行为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滑动,其“求真度”大于“务实度”。在词汇、修辞翻译层面上,译者行为合理度较高;在句法翻译层面,译者行为合理度值得商榷。宏观上,张梦井的译者行为符合译者“求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 译者行为批评 张梦井 
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张培基散文英译策略研究——以连词显化为例
《今古文创》2025年第3期103-106,133,共5页钟茂彬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自建语料库的中国现代散文英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202147840)的研究成果。
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以其流畅地道著称,广受读者好评,并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国内学者已从多角度探讨了其英译策略,但针对连词使用的实证性研究仍相对匮乏。该研究基于自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汉英平行语料库与The Best A...
关键词:语料库 英译策略 张培基 连词 
桐城派文气论与古典散文英译研究——以《游万柳堂记》英译为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操萍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AHSKQ2016D118)。
古典散文是中国文章写作的精粹,其英译是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就是做文章”,相比西方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理论,中国译论中的文章翻译学更能有效指导古典散文的英译实践。本文以文章翻译学为纲,选取桐城派刘大櫆散文名...
关键词:文气论 古典散文英译 文章翻译学 气合 刘大櫆 
人工智能时代基于“机器翻译 + 译后编辑”模式的散文英译探究——以《沙巴军曹》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2期76-84,共9页刘文斌 龚琪峰 
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4WYJG069);宿迁学院“专业认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ZYRZ15);江苏省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会“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SJG2023-004)。
本文以中国作家三毛所著《沙巴军曹》为例,基于“机器翻译 + 译后编辑”模式,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散文英译中的典型问题及译后编辑的重点。通过对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机器翻译在文学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表现为用词精确、句式简洁,...
关键词:机器翻译 译后编辑 散文英译 《沙巴军曹》 
知识翻译学“真善美”逻辑法则下中国现代散文英译评析——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欧阳琪 郑侠 
2024年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项目“汉英基础笔译”(KCJSX2024061);华北理工大学2023年度李大钊研究课题重点立项“李大钊文学作品英译及其传播研究”(LDZZD202301)。
向世界讲好中国散文故事,感受中国散文的英译魅力,要主动“阐幽抉微”,在英译的曲径中精细入微,探得真知灼见。中国现代散文,以文白夹杂的语言形式、文哲相生的语言风格、情理交融的意境构建、形散神聚的情感表达和灵活多样的修辞运用...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 中国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英译 “真善美”法则 散文英译策略 
语义对等视角下的《故都的秋》英译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39期97-100,共4页吕佳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表达了他对故都的深情,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故都的秋》原文本与张培基英译本,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语义对等与译文质量的动态关系。语义对等视角分...
关键词:散文英译 张培基 《故都的秋》 语义对等 
三美论视角下散文英译研究——以《异国秋思》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9期681-685,共5页王琳 
散文,因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吸引着读者。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原文之美,却令译者头疼,从美学角度去研究散文翻译的成果也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对《异国秋思》原文与英译文本的对比分析,拟从音、形、意三个层面,...
关键词:三美论 散文英译 《异国秋思》 
识解理论视域下《前赤壁赋》英译本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6期143-150,共8页韦秋汝 
唐宋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但其英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借助识解理论,从认知识解的视角对比分析苏轼散文《前赤壁赋》的罗经国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比分析译文,探究译者对原文...
关键词:识解理论 《前赤壁赋》 散文英译 
《时间即生命》翻译报告——基于CEA(理解、表达、变通)框架
《大众文摘》2024年第18期0108-0110,共3页肖筱 
写散文不难,但写好一篇散文却并非易事。而对于译者而言,翻译好一篇优秀散文更是难事一桩。近年来国 家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而散文在国际交流中充当重要载体,因此散文的英汉翻译研究成为值得探讨的焦点。本研究以李 长栓提出的CEA翻译...
关键词:李长栓 CEA框架 散文英译 《时间即生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